3)第五章 苏老道的故事_我的捉鬼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贺殿阁自然也带着一帮弟子跟了去,其中就有自己的二哥,也成了御前侍卫。

  苏老道这个二哥,从小和他关系不错,在二哥去天津拜师的头天晚下,专门从城里溜到火云观来看苏老道,并给了他两块袁大头。

  苏老道想,如果找到二哥,说不定也能在满州国的皇宫里找个差事,省的满街乞讨,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

  打定主意后他宝踏闯关东的大路,可到了榆关(山海关),苏老道竟遇到一个熟人,也就是这个熟人,改变了他的命运。

  据干爹说,这个人姓贾,是北京城里同仁堂百草厅的买办,要去长白山一带收购人参。

  在和贾买办套起近乎之后,贾买办给苏老道指了条财路,这个财路就是铤而走险,进长白山去挖参。

  要知道“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一支七八两重的棒槌王老山参,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没有成条的黄鱼(金条),成堆的现大洋是买不起的。

  贾买办许诺,只要苏老道能进山,他可以帮衬五个现大洋。如果能挖到了人参,他还会高价收购。

  苏老道一听五块大洋,一下眼都绿了。要知道从榆关到东北,那可是旅程漫漫,道路荒凉。

  在闯关东的人流中,有不少困在路上,成为路倒尸。

  如今有人愿意出路费,那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也自然满口子应允。

  于是,贾买办带着苏老道来到吉林长白山,并把他指给一个老把头。

  所谓的老把头,就是参客的头领。因为长白山山高林密,有人参的所在,多是虎狼、野鸡脖子盘踞的险地。

  所以必须组团进山,一般都是三五人,因为在自古参客有个规矩,进山从来都是进单不进双。讲究进去是单,出来是双。

  有人会问,进去单怎么会出来变成双了,其实这最明白不过,出来成双,那是挖大棒槌了。前题是必须有经验丰富的老把头带领,才能找到人参。

  可是要想挖到,那又是另一翻功夫。而苏老道所在的队伍却是五人。

  结果,在进了老林子走了十来天后,不但人参的影儿没见到一个,就连身上的干粮都快吃尽,最后在一个叫石锅屯的小村里住了下来。

  据干爹讲,那个小村好象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虽说,放到现在是个屁股大的瘪地方,可在那个年代,大山中的二三十户人家,可是一个大的镇店了。

  当时人们住在一个由山东人开的大车店里,店里的客人不多,都是一些挖参采药收皮子打猎的山客。就在离店不远,是一座破旧的山神庙。

  小庙不大,只有一间屋子大小,是那些进山挖参采药猎皮子的山客搭的,据说供的是红脸山神老把头。

  可能是白天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苏老道忽然半夜肚子痛了起来,他抓了把草纸就跑到大车店的后身方便起来。

  就在他屙着正起劲儿的时候,突然发现在山神庙后的茅草里,一闪一闪冒起了黄光,那颜色淡淡的,看着十分诡异神秘。

  苏老道是修道之人,懂得玄门正理,更明白一些憋宝的法门。

  我的捉鬼生涯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