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靖康之耻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明儒还是不愿意去提起,因为每当提起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像是一个个大嘴巴扇在他们脸上一样。

  现在他们也是这么感觉的。

  “陛下,这都是前宋的事情了,软弱的是送入,我们大明的文官可不会如此软弱!”

  杨荣是越听越委屈,忍不住出声抗议。

  “是啊!不仅如此,我们大明兵强马壮也不是前宋能够比拟的,我们文人也是有血性的。”

  本来没人起头还没什么,现在杨荣开了头,金幼孜也忍不住了。

  “太子并非是庸弱,在听闻淇国公以及十万将士葬身草原时太子都快气疯了,恨不得亲自带兵上战场了。”

  “太子爷只不过是想让天下百姓都吃饱,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休养生息,没有马放南山不再动武的想法!”

  朱棣见状也知道是自己性情导致说的有些过了,连忙安慰起了两位大学士。

  然而朱瞻垶却在一旁不屑地撇了撇嘴。

  明儒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有多少的明儒连一个风尘女子都不如?人家柳如是还敢跳河殉国、殉节呢?你们明儒呢?

  钱谦益的一句水太凉成了千古绝唱,紧接着又来了一句头皮痒,那辫子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留起来了。

  hetui!

  不过不忿归不忿,朱瞻垶多少还是有些被震惊到了。

  他对历史没有那么精通,对靖康耻也只知道个大概,更多的还是那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但是他不知道这靖康之耻竟然耻辱到了这种地步。

  连太后、皇后这种国母都被凌辱成那个样子,可想而知那靖康耻是有多么的耻辱了。

  而且连太后皇后都不能幸免,那普通人家的女子怕是会更惨。

  虽然不排除朱棣因为亲近武将而有夸大的可能,但看杨荣和金幼孜两位大学士的表情应该都是真的。

  怪不得啊,怪不得历史上的朱棣六飞五渡亲自操刀子来草原砸场子,一副不灭了这群蒙元后裔誓不罢休的样子,感情是被靖康之耻给吓到了啊……

  不过想来也是,哪个皇族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沦落到赵宋皇族的那个下场?

  “垶儿,你可得记住了,以后用人要有度,不可轻信某一方的人,一旦失衡,赵宋皇族就是下场了。”

  安抚完了两个大学士,朱棣又重新叮嘱起......

  第30章靖康之耻(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了朱瞻基。

  “孙儿,记下了!”朱瞻垶站了起来,郑重的回应了朱棣的叮嘱。

  靖康之耻他现在知道了,本来他对草原的态度还是比较融合的,毕竟他是经过了正规九年义务教育的,民族大融合这五个字他还是知道的。

  本来朱瞻垶想的是通过利益等各种方法去促进民族融合,这样就能让种花家安定下来。

  但现在看来,可能这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二十一世纪的少数民族是不一样的。

  想一想朱棣才刚说过的靖康之耻,再想一想明朝末期的八十一日江阴城。

  想一想清军入关之后颁布的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想一想二百门红夷大炮、二十四万清军只为灭亡大明的最后十万火种。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八十一日的江阴城又是何等的悲壮?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