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投林_嫡女成长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寒暄力气都没有了,一时只是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温老三便自己掀帘子进了里屋——毕竟年轻火力旺,本来都冻得要站不住了,这一下缓过来,没有多久,居然已经行走自如。

  “函谷关被封住了!”头一句话,就已经让众人悚然动容。

  西北日子贫苦,又常常有北戎进关来打草谷,战事频仍,老百姓衣食无着,逐渐形成了逃荒习惯。遇到荒年,则互相结伴,或者踽踽独行,往东南方向而去,到富裕江南、京城一带去讨生活。【虾米文学]有些心灵手巧之辈,江南寻到了织工活计,便就此安身立命不再回来。但多人,还是暖和富饶南边,靠乞讨过了一冬,到了要开春耕种时候,还是抱着万一希望,往回迁徙。杨家村历年收成不好时,倒是不大有人逃荒,但对这样现象却也并不陌生。

  要往东南方向走,或者是出武关去成都绵阳一带,或者是东入函谷关,往河南河北一带走。这都是千百年来走惯了路线,可如今函谷关不放人进关了……那些个没有粮食无法过冬灾民、饥民,该要到哪里去活命呢?

  自然就只有回头了!而这一旦回头,关中乱象无疑就增了三分。对于这些西北经营了接近百年,家大业大当地望族来说,这自然是他们不希望面临险峻形势。

  “怎么忽然就不让进关了!”宗房老大杨海林素来是有涵养,沉默寡言得几乎像个哑巴,不论喜怒都动不了颜色,可就是他也不禁急急地追问了一句。“这咋就忽然不让进关了呢?”

  “不知道!”温老三没好气,抄起一碗水咕咚咕咚又下了肚,他惬意地打了一个长长嗝,听着小五房老太太吩咐主人,“给老三拿两个馍来!”便又满意地眯起了眼睛,喘了几口大气,这才仔细地说起了自己命运多舛逃荒路。

  “一路上不知遭遇了多少响马,好家伙,要不是我们人多,恐怕是连衣服都要交待了。凡是路上村庄,都有人抄着锄头要过路粮食呢。钱现也不要了,没人要,都要粮食。一路进了西安,西安还好一点,听说几个官太太联合起来,逼着城里大户放粥。虽说是稀得照得见人影,可好歹也是粮食。我们呆了几天,后来又被赶了,说是没有西安户贴就不给发粮食。这一下又走了一大批人,有往南去了,有和我们一样往函谷关走。到了关口,关门深锁!一个人都不许放进去,除非有东边户贴,不然就是给钱也不让进。守门说,皇上大寿就要到了,河南河北境内绝不许出一点事,今年明年,不放一个灾民进关……”

  温老三苦笑了一下,淡淡地道,“一起去兄弟们,有熬不住,交代了。有没脸回乡,就关外插标卖首,用了个奴藉换了进关。我……我想着我们到底是杨家人,不能给祖宗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