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20章 布政使司(第三更!)_从大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前后后,一共忙活了三个多月,统共花出去三万多两银子,才将给英国公家的聘礼准备妥当。

  然后又是挑选良辰吉日,又是和八字的,一直拖到了十月份,也就是袁文绍和明兰的大姐姐华兰快要成亲的时候,才将下聘定亲的日子定了下来。

  ——时——间——线

  却说另一边,卫允带着白杨还有两个贴身侍女,在洛阳呆了两天,便置办了两辆马车,两匹骏马,出发继续西行,从陆路走官道往陕西路的长安府而去。

  途中,先是去了函谷关瞻仰了一下这个昔日战国时期,发生过无数次大战,为秦国扫清六国,建立大一统政权奠定了基础的雄关。

  而后顺着黄河一路西去,途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不过在潼关却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入了华阴地界,过华山,经渭南,然后才入了长安府。

  陕西路的布政使司便坐落在长安城之中。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大周区域划分和行政制度了。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周朝的行政等级划分为了三级;汴京就是中央第一级;然后将全国按区域划分为十五路,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省,也就是第二级;最后就是第三级的府、州以及县,等同于现代的县市一级。

  区域划分虽然类似于历史上的宋朝,但行政等级划分,却和明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每一路皆设有都、布、按三司,共同治理地方,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于地方上的某一人之手,出现类似于唐末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情况。

  三司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其中都指挥使司是每一路的军事总机构,隶属于兵部,负责各路境内的所有军事。

  承宣布政使司则类似于现代的民政总机构,省政府办公厅。

  而提刑按察使司是则是司法总机构,类似于现代的省公安厅和检察院的综合体。

  不过锦衣卫独立于六部之外,直属元祐帝,是以卫允无须去都指挥使司报备,兵部那边也早已经和各地的都指挥使司都打过了招呼。

  而且最关键的是,陕西路西北地区与西夏交界,驻有重兵,是以陕西的都指挥使司虽然将衙门设在了长安城,可最高长官都指挥使却是由坐镇榆林的英国公他老人家兼领着的。

  也就导致了长安城里的都指挥使司名存实亡,只有一个空壳子。

  卫允可还没有做好去见未来老丈人的准备,而且现在英国公知不知道元祐帝赐婚的消息还说不准呢!

  还是先缓一缓,等再过些时日,酝酿酝酿,确定汴京那边的消息传到英国公耳朵里再说。

  不过承宣布政使司,卫允还是要去的,毕竟如今卫允除了是锦衣卫指挥使之外,身上还兼着庆州知州的职位,隶属于陕西承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