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杂_布种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耗材。

  这其实就巧立名目贴补他们。

  礼部因怕蒙学的塾师有意见,规定匠师的薪酬必须比塾师低两成,但有了这这所谓的‘教研经费’,匠师们每月的薪酬反比塾师高了五成。

  当然,若本身教学水平不够,又把所有教研经费都贪墨了,届时被学生们投票辞退掉,也就怪不得旁人了。

  焦顺把规矩好处都讲清楚,留下刘长有同他们继续沟通细节,便又领着赵彦去巡视了伙房、宿舍。

  简陋是必然的。

  不过工读生们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主儿,只是冬日里必须增补些取暖的设施。

  具体是大通铺改火炕,还是单独烧个煤炉子,那就要等下面的吏员们研讨后决定了。

  刚转完了这些,回到教书的前院,不想就突然下起雨来。

  焦顺站在如丝细雨当中,听着两侧院里郎朗的读书声,不由想起那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只是工读生们的诵读明显参差不齐,远不如旧校舍里少年们齐整。

  等这勤工助学的新政步入正轨,果然还是应该招收少年人入读。

  原定中午的时候,是要和校方进行沟通交流的,但那周院长一直避而不见,学校里也没第二个够分量的。

  焦顺索性就改成了工作聚餐。

  除了杂工所的官吏,那十二个匠师也被带了去,诚惶诚恐的吃了顿席面。

  等到酒足饭饱,焦顺这才率队返回了衙门里,开始进行闭门会议,总结今天的所见所闻,以及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这一趟下来,没少发现纰漏。

  先前当着外人时,焦顺也没多说什么,回到衙门里却对赵彦的工作进行了批评,表示这些问题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以后工作还是做的更扎实一些,免得重蹈覆辙。

  至于他自己为何没有提前巡视……

  那自然是为了避免日后扯皮,似现在这般,若有人挑起毛病来,首当其冲的也只会是赵彦这个奠基人。

  至于会不会被人指责渎职……

  呵呵

  这年头着急忙慌下基层,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中层以上官员,才是大家眼中的异类呢!

  等开完了会,焦顺又单独留下了刘长有,询问弹仓密闭性研发的进展。

  这是煤油提取技术研发成功之后,焦顺交代给他的第二项任务,因先前煤油的事情果然见了成效,这回的研究又事关火器,刘长有师徒都表现的十分积极。

  不过暂时却进展寥寥。

  对于工部的巧匠而言,密闭性倒不难做到。

  难的是在保持密闭性的同时,还要抵受住火药燃爆造成的膨胀压力。

  如果一味死堆用料,倒也不是不能办到,可成本必然居高不下,而且还会影响枪支的重量和实用性。

  好在这事儿不急。

  至少短时间内,夏国在枪械方面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长时间就难说了,乌西人的陆军吃了败仗,必然会开始研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