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1章 群英聚会【上】_布种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笔撰写的广告软文。

  前文说过,因工读生头名授官一事,导致中下层的工人乃至工头群体对工学的名额趋之若鹜,甚至还因此生出了不少风波。

  如今听说招生简章刊载在报纸上,自然都要买一份瞧瞧——哪怕自己和儿子指望不上,未来不还有孙子么?

  而焦顺那篇软文,则是引起了各大商贾的重视。

  盖因他在文章中表示,这第三期的工读生的学期,会延长到三年,同时也会相应的增加不少课程,譬如工商管理之类的,然后又特意拿‘流水线装配工艺’说事儿。

  托夏太祖的福,流水线生产模式早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但你要说这玩意儿有多普及,那却也没有。

  主要是夏太祖一死,大规模推广流水线的政策立刻就被叫停了,已经获取了这门工艺的商贾又大多敝帚自珍,几十年下来,除了内府、国企、各大皇商之外,真正采用流水线工艺的私企还不到总体的两成,基本都是有实力有背景的大商贾。

  且因为少了专业人士的指点,多半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

  如今焦某人公然提出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自然引得各方云动——其中倒也不是个个都乐见其成,可既然没办法阻止,那肯定还是要加入其中捞足好处的。

  更何况焦某人还高调表示,工学里教授的屠龙技远不止这一项,这就更逼的他们要多多占坑了。

  以至于一度有皇商试图买断市面上《大公报》,好将这个消息暂时隐瞒下来——至少瞒住下面的泥腿子。

  但在工盟众人不讲武德,连续两天昼夜不停增刊的对应下,这种行为很快就宣告破产了,只徒劳的助力《大公报》一举突破了两万订大关。

  工盟众人对此自是弹冠相庆,已经成为工学预备役官员的董恂,更是亲自找到工部想向焦顺报喜。

  不过他兴冲冲而来,却不想扑了个空。

  因为今儿焦某人久违的休沐,压根就不曾来衙门里办公。

  于是董恂又调头去了荣国府,结果还是扑了个空。

  听荣国府后门的门房说,焦大爷一早就轻车简从的出了门,至于究竟去了何处,那就不为人知了。

  …………

  牟尼院。

  辰时刚过,庙里便久违的热闹起来。

  盖因今儿连来了两路信女,一路是尤氏姐妹,一路是李纨和王熙凤。

  不过这两下里却不是约定好了的,而是凑巧撞到了一处。

  毕竟李纨和王熙凤将此视为私会之所,尤家姐妹却是无需这般掩人耳目。

  因此见王熙凤和李纨在此,尤氏抱着儿子一脸的玩味,打趣道:“我道他为何要帮这假尼姑,却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倒也未必,我瞧他压根就是贪多嚼不烂。”

  王熙凤上前捏了捏贾芎的小脸,见他胖嘟嘟粉琢玉砌的十分可爱,不由生出几分艳羡之色,但要让她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