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5章 大昏【补完】_布种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亲政?”

  难道皇上的意思,是想让繇哥儿【皇子】亲政?

  皇后正疑惑间,隆源帝再次重复了那两个音节,这次皇后终于听清楚了,原来皇帝心心念念的是‘新政’二字。

  眼见丈夫落到如此境地,竟还不忘了推行新政的志向,皇后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同时扬声大喊道:“太医、快传太医,陛下开口了、陛下开口了!”

  …………

  话分两头。

  却说那夏守忠从乾清宫回到仁寿宫中,将皇后的话原原本本转述了一遍。

  太上皇听完不由摇头道:“都说我这儿媳性子软,如今看来实是个绵里藏针的。”

  说着,又摆手道:“罢罢罢,她既有这般态度,寡人又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且由她去吧。”

  夏守忠躬身应了,便徐徐退出殿外。

  太上皇轻叹一声,又吩咐道:“老三,你继续念往下念吧。”

  “是。”

  旁边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答应一声,便展开手中的奏折,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不过他只念了几句,太上皇便摇头道:“怎么又是弹劾那焦顺的?哎,这成天和臣子们打擂台,也难怪皇儿他整日里头痛。”

  那中年人闻言忙道:“皇上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胸襟气度非常人能比,于朝政上难免有乾纲独断之处,也怪这些文臣们不知体恤圣意,一味攻讦新政……”

  “新政、新政,历朝历代的新政有几个成事的?何况是这般急于求成?”太上皇却截住了他的话茬,抱怨道:“再说论革新制度,千古以来有几个能比的过本朝太祖?可咱们家毕竟是世宗一系!”

  那中年人闻言,面色变了几变,就势忙改了口风:“还是皇兄您烛照万里,新政确实不好操之过急,若能任用德高望重的大臣,徐徐图之,也或许不会引发这么多的非议。”

  这话明显对了太上皇的胃口。

  太上皇当初是因眼疾而被迫退位的,在他心中自己留下的自然是大夏盛世,偏皇帝一上台就极力推行改革,又将西夷侵扰海疆定义为积弊遗祸。

  那他太上皇的文治武功又从何体现?!

  故此虽然一直未曾干预,但太上皇心下对于新政其实是颇有微词的。

  而那中年人试探出太上皇的态度之后,正准备趁热打铁再夹带些私货,忽就见夏守忠又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托举着一份奏折道:“禀太上皇,查问荣国府的奏报呈上来了。”

  太上皇闻言,冲着声音来源一挥手:“交予忠顺王便是。”

  却原来那读奏折的,正是太上皇的亲弟忠顺王。

  太上皇毕竟好几年未曾理政,况如今宫中尚在封锁消息,也不便请大臣从旁协助,思来想去,便把自家这唯一的兄弟召入宫中,想着即便忠顺王拿不了什么主意,好歹也能通过他了解一些情况。

  忠顺王结果镇抚司的奏报不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