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寻找老子_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水来,倾倒在鹿皮铺垫的坑里,同时收集了大量柴草点燃,将一堆石块丢进火里,等石块烧的通红后,再用木棒将石块托起丢进水坑,水渐渐沸腾,此时再将切薄的鹿肉放进去涮涮,捞出来就能吃。

  大家都惊呆了,如此原始的大号涮锅,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鹿肉倒是新鲜肥美的,甚至不用蘸佐料,入口鲜香无比。

  向导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人又开朗健谈,于是党爱国问他知不知道鹿邑的名人李耳。

  向导摇摇头:“没听说过,这人干什么的?”

  “那么李伯阳呢,老聃呢?”党爱国继续问,“这人做过守藏室之吏,写过《道德经》。”

  向导一脸懵逼。

  姬宇乾道:“党教授你疏忽了,道德经的名字是后世人取的,现在应该叫《老子》。”

  党爱国干脆背诵了一段道德经的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向导依然表示从未听说过。

  这下大家都慌了,难不成老子还没出生,如果有几十年的差距,这一趟穿越就算白跑。

  “或许是他孤陋寡闻,只认识做生意的市井之辈,不认识文化人。”刘彦直开解大家。

  “但愿吧。”党爱国一颗心拔凉拔凉的,他所选择的时间锚点是老子活动的高峰年代,按理说这种哲学家思想家应该是闻名天下的,就如同孔丘那样,不过老子和孔丘还不一样,老子的身份有疑点,司马迁怀疑老子就是老莱子,也有人怀疑是周太史儋,但不管是谁,《老子》这本著作是存在的,如果连《老子》都不存在了,这世界可就真乱套了。

  尊贵的大人们吃完了涮锅,奴隶们这才一拥而上,将剩下的内脏、骨头、血液一扫而光。

  吃饱了继续上路,通往宋国都城的硬土路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印通向远方,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荒野,一行人走在古道上,心情忐忑沉重,他们生怕是自己的穿越对历史造成了未知的影响,导致老子的消失。

  春秋时期的人口密度极低,到处都是原始森林,只有到了城镇附近才出现阡陌纵横的井田,夏日的田野上大片大片的狗尾草摇曳着,这是粟,最古老的谷物。

  在第一个市镇上,党爱国花巨资购买了一辆马车,三匹马,一头驴,基本将集市上的大牲口包圆了,穿越小组也实现了骡马化,行进速度大大提高。

  出了市镇,刘彦直就用背包带做了一副简易的辔头缰绳,纵身跳上马背,向导看呆了,他走南闯北这么久,只见过马拉车,没见过人骑马。

  这年头没有骑兵的存在,战场上流行的也是车兵,马拉的战车上站着手持长戈的士兵,衡量一个国家军力水平的标准也是兵车多少乘为重要参照物,真正的成建制的汉人骑兵最早也要到二百年后,赵武灵王发明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