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3章 【内河码头】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泊位,否则就没有必要争论了。

  郭炳湘、西门·凯瑟克离开后,林瑞寰来到父亲的办公室。

  林志超叮嘱他说道:“这一次你牵头,需要考虑该如何击败对手!”

  林瑞寰点点头,说道:“此次彤叔认为九七临近,英资已经不重要,所以没有找怡和。而对于我们来说,港府有意削减我们的垄断地位,所以就需要拉拢英资和港资、华资,大家一起发财。所以,我认为我们占股35~40%合情合理。”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这个你和他们沟通,合作共赢很重要!”

  言下之意,股份不要定死,大家商量着来。

  林瑞寰说道:“好关于这次投标,我是这样想的,需要做大三点:第一是环保,第二是交通,第三是标价.环保和交通这2个问题,对手很有可能忽视,我们在香港领域主要采取水上运输(拖船、穿梭货船),进入内地领域则多采取公路交通(污染较重),粤省领域少货柜码头,多采用货船运输,香港政府不会太关心内地的污染问题,大概只会关心香港环保问题.至于标价,我觉得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港府交班在即,港府官员不会在意标价具体”

  听儿子的分析,林志超觉得很有道理,满意的说道:“你做了一些功夫,不错!”

  “都是和他们沟通的结果!”

  林志超点点头,林瑞寰已经参与和记黄埔的事务中,担任其董事局副主席,逐渐接班。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1996)

  2月初旬,林志超刚刚从内地参加公务回港,便听见阗省七级地震,随即联合旗下四家公司——长实、和记、港灯、九仓共计捐款2000万港币,聊表爱心和支援。

  最近几年,林志超家族旗下的企业纷纷移师内地投资,所以若是有什么灾害发生,都是以企业的名义进行支援。

  至于‘林志超基金会’更多的是放在教育、医疗、农业等慈善事业,性质不太一样。一种是‘江湖救急’,一种是‘长远慈善’。

  最近四年,林志超家族旗下的企业,纷纷去内地大举投资,海外投资则相对的减弱,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布局。

  所以,和内地官方的关系自然要处理好。

  九龙仓集团。

  “爸,我们在泰国、马来、印尼的地产投资基本上完成撤离,前后一共套现150亿港币回来,在泰国、马来还有将近40亿港币的资产去年(1995)九龙仓集团的正常盈利为58亿港币,非经常性盈利为102亿港币.”林瑞海沉稳的脸上,都忍不住露出兴奋的笑容。

  林瑞寰、林瑞海两个孩子,性格都很沉稳,但林瑞寰可能更大方一点,林瑞海更低调一点。当初在新加坡那么呼风唤雨——拿下百丽宫、新加坡置地等,林瑞海更是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

  可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