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版权(第四更,600票加更!)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超一直要求千本起印,也是因为数量越多,写稿制版这些成本能降低,二来也节约制版的时间。

  书坊从写稿到雕版,一卷书的制版成本,大约也就三万多钱左右,平均是七十个版面,相当于一个版的成本是五百钱左右。

  制一套版,只印一套书,那雕版的成本就有三万多钱,这个成本很高。但如果印十套书,一套的雕版成本就只有三千多,印一百套,一套的雕版成本就只有三百多,如果印一千套,雕版成本就只有三十多了。

  而摊到每个版,印一千套书,就相当于一个版面才半文钱的成本。再加上纸、墨、以及其它环节的人工成本,也就是一文多点,印一千本书,平均一卷也就七十文左右成本。

  因此张超敢优惠到四文钱一页,一卷也才二百多钱,他依然有三倍的利。

  比起手抄一卷千钱,不到三分之一,甚至只有四分之一。

  但张超依然很赚,千本起印,他的真正成本一卷书才百文钱不到,甚至卖个七十文,他都不亏。

  他的雕工成本是最低的,现在都没有人跟他竞争,因此他自己培养刻工。其它各个工序基本上也是如此,大量的学徒工半熟练,使得人工成本很低。

  而墨水现在也是张超自己制造的,从墨坊买的最差的粗松烟子,自己调制加工成本便宜很多。唯一没办法降下来的成本就是纸张了。

  张超已经打算,自己去收购几家造纸坊,或者自己想办法建几个造纸坊,这样印书的成本还能再下降。

  印十卷书,一千本,总成本是七百贯左右。张超一本卖四五贯,一千套就是四五千,卖的好能达到五倍利,起码能赚三千贯。

  给孔颖达这个作者一万文钱,太小意思了。

  孔颖达迫不急待的就让张超起草了个契约,然后签约,一式两份。拿着自己的那份,看着上面有张超的签名,孔颖达终于长松口气。

  再过一个月,自己的手稿就能成为刻印的雕版书了。特别是听到张超说他会起码印刷一千本的时候,孔颖达越发的高兴了。

  不是高兴能拿到一万文钱,而是高兴自己的书能迅速的传播开来。

  “还请孔博士给写一个书名,到时我们直接就用你的字做封面雕版。”

  “论语注疏,这名字有些普通啊,换一个吧。”张超在一边笑着道。

  “换一个,要不叫论语传笺?或者叫论语注集?”

  “我看,你不如叫论语正义。毕竟你这本书并不仅仅是训诂而已,你这还是一个全新的论语版本。”

  “论语正义。”孔颖达念了几遍,也觉得不错。“那就用这个名字。”

  拿来笔墨,孔颖达写下论语正义四个字,还在旁边留了自己的名字,并加盖了印章。这些,张超打算以后直接雕版做封面的。

  张超顺便又让孔颖达写了几副字,这算是免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