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送别宴上奏这样一曲,十分应景。足见这位歌妓通晓曲律,又熟悉人情世故。

  蔡京今天选了“高雅路线”。

  一曲终了,人人都鼓掌叫好。明远更是直接送了两枚金豆子过去——这种能让他花钱出去的机会,他是不会错过的。

  这时苏轼却像突然想起来什么,警惕地左看右看。

  “元长啊,你今天有没有请元泽来?”他问蔡京。

  元泽当然是指王雱。

  身为宰相之子,王雱是他们所有人中最忙的。

  “当然!”

  此刻与他们坐在同一间閤子的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王雱的妹夫。蔡京出京,没道理不请王雱。

  “元泽托人带了话,说是会晚些到。”

  蔡卞接话:“许是该到了吧!”

  苏轼一个激灵,顿时嗖地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幅“便面”,与当初他在大街上遇见章惇时一模一样。

  “元长,对不住。”

  “今日某实在是不方便面见元泽。”

  “刚才当街捉到远之和彝叔两人,算是向你赔不是了!”

  “改日我亲自到府上去为你饯行!”

  明远不由得脑后有汗,心想:苏公啊,刚才要是您没把我俩捉来丰乐楼,而跟我俩一起去长庆楼,不就没事了?

  现在后悔也没有,苏轼走到閤子门口,警觉地举起“便面”,左右观望,然后“呲溜”一声,人影已经消失在门外。

  而明远一句“苏公您这为何”还没来得及问出口。

  蔡京坐在閤子中,继续笑得温文。

  “这当然是因为,子瞻公又上书反对新法了呗!”

  明远顿时扶额。

  自从官家赵顼登位,重用王安石,大力推行新法,朝中的党争就没有中断过。

  旧党对新党大肆攻击,新党则仗着官家的支持,不遗余力地反击,斗得不可开交。

  但在明远看来,苏轼不算是个“纯粹的”旧党。

  苏轼更倾向于就事论事,上书也多半针对新法的种种弊端。而不是像旧党中其他人,揪着新党中人的道德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中伤。

  当然,明远这可能也是“事后诸葛亮”,毕竟在他所知的历史中,赵顼过世之后旧党重新得势,苏轼在被重新重用之后,也曾强烈反对旧党一味“抹杀”所有新法的做法。

  在明远看来,苏轼更追求“真理”,而不是在与人玩“政治”。

  但就是这样的人,也不得不与昔日好友断交,参加宴会也不得不避开王安石之子……明远忽然觉得,这个时代的“政治”,还真是残酷啊。

  说来也巧,苏轼离开这间閤子没过多久,王雱就来了。

  这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坐下之后,伸手去揉眉心与太阳穴,流露出深深的疲惫。

  以至于所有人都关切地送上问候:“元泽可还好?”“要不要安排车马,先送你回府?”

  王雱强打精神,笑道:“哪里就病弱了?”

  明远: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