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见情谊!愚兄感激不尽。”

  明远连忙回礼,在心里嘀咕:我这其实也是信任你的人品。

  这话他敢对王雱说,在没有别人的情况下也敢单独对王安石说、对苏轼说、对张载说……但他绝对不敢对吕惠卿说、对蔡京说。

  王雱看看天色,已是不早。明远殷勤想要留饭,也被王雱谢辞了。

  “小弟如今有满腹的话想要对家中大人详说,又有好消息想要快快回去告知家母……自上次在丰乐楼犯病,母亲就一直为了愚兄而愀然不乐。今次回去应当能让她展颜而笑了。”

  王雱要回家与亲人分享好消息,明远也不能拦着。当即嘱咐了门房,去为王雱准备马匹,又送了一件厚实挡风的新制鹤氅给王雱。

  王雱临走时没忘了提醒明远:“远之贤弟,之后在汴京城中若是遇到难处,尽管来找愚兄,愚兄不才,但多少还是有点用处。”

  说毕王雱微微一笑:“你那生意肯定会有人惦记的。”

  我那生意?

  明远顺着王雱的视线看过去,刚好看见屋角他刚才用来烹茶的炉子。

  明远顿时恍然大悟。

  曹太皇一句话可以阻止旁人迅速插手宫黎的玻璃作坊,但是蜂窝煤这样毫不起眼,百姓日常却又离不得的物事,曹太皇绝不会过问,勋贵豪富之家也不会放过。

  高家旁支出身的高绍祥正在观摩泉阳镇上的一处院子。

  从大名府一带运来的石炭正通过陆路,源源不断地运至这里,送进碾子碾碎,然后与黄土混在一起,拌匀,压模……制成一块一块圆柱形,内中布满洞眼的“蜂窝煤”。

  “打听过了吗?是一模一样的?”

  高绍祥询问身边的管事。

  “是的,打听过了。”

  “我们的人先去了京兆府,正好遇上那边的作坊派了一名管事到汴京来,说是要在汴京城外新设一个作坊。我们就派了两个工匠假扮成找工的伙计,混进山阳镇那个新作坊里去,将模具看过,湿泥的配比也都一一记下,绝对是一模一样的……”

  高绍祥心里满意,便也不想再听管事唠叨。

  他一转身,道:“就这样吧!”

  远处,有两个伙计正在七手八脚地试图点着刚刚制成且晒干的蜂窝煤。他们先是点燃了一团稻草,然后用力挥动蒲扇扇风,烟气立即往高绍祥这里卷来。

  高绍祥连忙从袖中抽出手巾,轻轻地掩住口鼻,随口问:“这些真如京兆府的人说的那么好,容易点着?”

  管事转转眼珠,答道:“比之原先那一块一块的石炭肯定是容易点着的!便宜也是真的便宜。”

  高绍祥点头:“也罢了,好用就行。反正都是给那些买不起木炭的人用。”

  汴京城里的高门大户,自然还是用上品木料焖制而成的木炭,烟气少,但是价格昂贵。

  相比之下,这种蜂窝煤是碾碎了石炭掺入黄泥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