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章 千万贯【加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建中与曾孝宽提起此事的时候,王雱也来了。

  听见明远对于火器的构想,王雱微微一笑,仿佛是在对以前的自己说话一般,转向明远,笑着道:“远之,几年前我也与你现在一样,想要有一件举世难敌的神兵利器,只要放在阵上就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熙宁元年,军器监……那时还叫弓|弩院,上书请求改制,制神臂弓、床子弩,研发火器……”

  王雱说到这里,与曾孝宽相互看看。

  “……却被朝中诸公否了。”

  明远默默无语。

  不过,熙宁元年,新法推行还未准备就绪,大宋的财政亦深陷亏空。研发武备的行动是注定要暂缓的。

  “然而近几年我才悟出一个道理。远之,在你看来,打仗时最厉害的一件兵器是什么?”

  王雱故意问明远。

  曾孝宽与种建中则坐在一旁默然听着,两人神色间应当都是早已知道了答案。

  明远心知王雱说的肯定不是指某一件特定的武器。他猜测王雱可能会说,“最厉害的兵器是人心”之类的话。

  谁知王雱的答案令明远十分吃惊——

  王大衙内回答:“打仗时最厉害的武器,是‘钱’。”

  明远愕然,随即马上领悟:打仗时最要紧的,是钱粮,是整个国家财政源源不断的支持。

  “打仗是一门最需要钱的生意。”王雱继续补充,“远之,如果研发出的兵器,不能将成本压低,不能顺利运输至最战事的前线,这些兵器哪怕威力再大,也只是在演武场上讨官家欢心的一件玩器而已……”

  听到这里,明远肃容对王雱说:“元泽兄高见,小弟明白了。”

  至此,明远对王雱的观感又有不同:

  王雱能说出“战争是一门费钱的生意”这样的话,他便不再将王雱看作是一个只会谈理论的“衙内”,他更愿意将王雱看作是一名正在快速成长的政治家。

  明远想了想,又问:“大军开战时,最耗费资源……钱粮的,究竟是哪些地方呢?”

  这时种建中开了口。

  他久在陕西,又亲自上阵与党项人交过手,对于开战之后的种种情形,种建中比王雱和曾孝宽都要清楚。

  “首先自然是粮秣,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是军需补给无法跟上,还未开战,就已经败了一半了。”

  “除了填饱肚子的粮食,朝廷对兵士必须另有激励——一是军饷必须按时发放,若是拖延军饷,不仅影响士气,甚至有大军哗变的可能;”

  “二是承诺给兵士大捷之后的奖赏,以及答应给阵亡将士的抚恤,无论是钱、是绢,还是粮食,只要应承了,就一定要能发出,如若食言,待到真正需要三军用命的时候,再想要用此法鼓舞士气,已经无用了。”

  “随后是运输,远之,军器监这里打造的铠甲、弓箭等物,千里迢迢,运到陕西,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