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远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他那个花钱任务中,“一千万贯”的阶段已经开始,明远并不认为自己需要等到杭州,才能开始花这手上大笔大笔的钱钞。

  汴京不管怎样,都是北宋的政治中心。

  既然与王家父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明远便打算在这里为自己谋取一些政治利益。

  等到王雱听明远把诉求说出口,这位大衙内惊讶地瞪大眼睛:“远之,你要修路?”

  明远乐了。

  他若是修路,王雱绝不至于这么惊讶。

  令这位宰相之子在他面前如此失态的原因是——明远告诉王雱,他想要朝廷法度明文授予的筑路权。

  而与这筑路权相对应的权益是——他修的公路,要有权利收费。

  王雱直接傻眼。

  他真的很想问问明远:远之,你还真的是个儒生吗?

  “从三代至今,所有的儒家经典,没有任何一条上提到过,可以将道路据为己有的呀?”

  王雱绞尽脑汁,想出用这个说辞来反驳明远。

  明远微微一笑:“然而,先贤们的经典上,也没有提到过,为他人修筑道路,就一定应当是义务劳动,从而没有回报呀。”

  这是明远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既然下定决心要扭转这个时空的前途命运,自然会考虑它需要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达到目标。

  这种改变必须得从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地转移这个社会中的某些观念。

  这可千万不能大张旗鼓——王安石不过就是提了个“青苗法”,就被人吐沫星子喷到脸上。新党似乎万里波涛间冒出头的一块礁石,随时随地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打击。

  所以明远千思万虑,反复思考之后选择的切入点,就是筑路权。

  他打算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但是打算对使用这条公路的车辆马匹“收费”。

  王雱坐在明远对面,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问:“远之,为何这次我在你面前,就没有那种‘坚信你说的一定对’的感觉?”

  明远:……额。

  这是因为他这次没有选择激活“舌战群儒卡”啊。

  “元泽兄是没有见过我要修的公路是什么样的,来来来,元泽随我一起去山阳镇看看可好?”

  王雱见明远盛情难却,而他又确实欠了明远的人情,不得已,便随明远一起去了山阳镇。

  军器监在炼焦时顺带手开发出了一种特别适合筑路的材料,王雱一直是知道的。但他不清楚的是,明远正大手笔地购入这种名叫“沥青”的材料,并且正在铺设一条从山阳镇往汴京城去的道路。

  事实上,明远已经铺设了一段,只不过规模还不大,仅仅连接了山阳镇的水运码头,山阳炭厂、山阳冶炼厂,和邻近的玻璃作坊,总里程只有不到五里。

  但是这路径的等级确实很高。

  王雱坐着马车前往时,汴京附近刚刚下过小雨。雨水冲刷路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