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4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这世上从不存在“苏东坡”,也不觉遗憾。

  在船娘摇橹的吱呀声中,苏明两人一路到了宝严院附近下船,问清道路,摸到宝严院跟前。

  西湖附近佛寺众多,大大小小禅院据说有上百座。而宝严院并不出名,明远不知苏轼为何独独挑中这里。

  “这宝严院中有一僧名‘清顺’,乃是一名诗僧。”

  苏轼向明远介绍:“我们今日就去扰他去。”

  明远遥想了一下清顺此人,好像没怎么听说过,于是问苏轼:“子瞻公,这位‘诗僧’的诗名,怕不是您发掘的吧?”

  他猜了个正着,苏轼便嘿嘿地笑着,道:“前几日偶然漫游至此,正好见到壁上有诗曰;‘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5’。某便急了,四处询问:这是谁人所作,这是谁人所作?”

  明远模仿着苏轼的口吻,继续说道:“众人答曰:‘清顺’。”

  苏轼一拍双手:“正是!”

  说罢哈哈大笑,笑得十分开心。

  两人并肩进入宝严院的禅房,明远很快便见到了那位“诗僧”清顺。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剃着光头,头上点着戒疤,正跪坐在一张条桌跟前,用手中的茶杵熟练地将茶臼中的一小块团茶碾成细细的茶末。

  他见到苏轼,眼中立即流露出淡淡的欢喜。

  看来即使是方外之人,见到知己好友,同样能感受到世俗的快乐。

  但清顺的眼光随即转过来,凝聚在明远脸上。

  明远察觉到了一丝错愕,一丝惊异。

  甚至清顺手中的茶杵也停了下来。他不言,不动,就这么专注地,凝神望着明远,然后开始缓缓上下打量明远,

  ——这是怎么回事?

  明远心中立即生出惊疑。

  他是一个有秘密的人。

  在这种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自己的秘密被窥破了。

  难道眼前这位和尚,真的有什么神通,能看得出自己是个穿越者,而且痴心妄想着要改变这个世界?

  “小施主可是姓明?”

  明远:救命,连姓氏都猜出来了。

  他已经打算呼叫1127了——这个时空可能有个bug。

  “您可识得明高义明施主?”清顺又补了一句。

  明远一呆:原来……只是认得他的“渣爹”!

  明远迅速冷静下来,恭恭敬敬地回答:“正是家中大人。”

  “三个月前,明施主曾经在本寺中盘桓多日。”

  明远:三个月前正是冬季,他家渣爹……正寄住在一处清冷佛寺中?而不是另有新欢,或是只晓得寻欢作乐,忘记了家中妻子儿女?

  他心头一凛,盯着眼前这名“诗僧”:这是他到这个时空里这么久,第一次遇见与明爹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苏轼显然对明爹也很感兴趣,向清顺笑着道:“我们这位明小郎君最是个妙人儿,‘金鞭美少年,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