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0章 千万贯【加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匠人,忙乎个好几天,才能办到。

  沈括开始对《杭州日报》上心——直到出了高丽使臣的事。

  高丽使臣唆使押伴,在杭州驿作威作福,被正义士子秦观当街训斥,又立即被杭州通判苏轼言辞警告。

  这件事第二天就见报了。

  当看见《杭州日报》上刊载着“昨日杭州驿前”的文字,沈括当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快!

  所以他基本可以确定,这绝不可能是雕版刻印。

  唯有他年少时,曾经见过的一位姓毕的雕版匠人所独创的“活字印刷术”可以办到这一点。

  但是,自从那位毕姓匠人离世,沈括就再也没有见过这种印刷术了。

  明远听见沈括提起《杭州日报》,心里也有些得意。

  如今《杭州日报》的办报宗旨已经与在汴京时不太一样了。

  当初在汴京时,因为考虑到汴京是政治中心,而《汴梁日报》是初办,没有多少经验,所以起步时都是以刊登实用信息和打广告为主。

  到了后期,开始加入一些对瓦子的节目,正店与脚店的食物进行评测的“探店”报道,偶尔会加入一些娱乐八卦。

  《汴梁日报》从未涉及任何时事与政治的内容。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汴梁日报》没有受到开封府的监管与约束。

  但是在杭州,明远开始做出尝试,在报纸上刊登时事新闻——虽然都是对事实的报道,几乎不带任何倾向性。但是这报纸的“舆论导向”功能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市政“路灯”推出后,曾亲自考察路灯放置地点的苏轼,被杭州市民们一致称赞。

  而那些高丽使臣和他们身边的押伴,当然也收获了一边倒的骂声。

  但明远万万没想,竟会将沈括引来他的刻印坊。

  他这是什么运气啊!

  当下,明远引沈括去参观刻印坊里的排版与印刷过程。

  沈括一面看一面感慨:当年毕昇曾经让他详细看过活字印刷的整个过程,但是毕昇过世之后,这活字印刷术,就像是从人间消失了似的。

  如今这种省时省力的印刷术在沈括眼前重现,却似乎比毕昇那时更快,印刷的质量更好。

  沈括随手拿了一枚活字,入手沉重,才发现已不是毕昇那时用的泥活字,而是铜活字。

  “整整一套铜活字,那得花上多少钱啊!”

  沈括忍不住喃喃感慨。

  明远将这当成是一种夸奖,微笑着不说话。

  但这确实证明了一点:“钱”的重要性——历史上有才能的工匠很多,但他们确实需要有慧眼识才的东主,舍得投入本钱,才能让他们的发明得到推广,最终应用于最需要的领域。

  沈括看完一圈刻印坊的生产过程,明远将他带回那间刻印坊用来待客的小花厅中,递给他一本《横渠学刊》,又递给他一本正在试印的《几何原本》样稿。

  “存中兄,您看看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