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0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骗取利益呢?”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次姓蔡的在杭州湾里卸货,距离杭州城根本不远,但若是以后有人在明州2卸货呢?甚至到了外海上再卸货呢?……”

  明远独自一人,站在海事茶馆当中。他周围的人全都坐在座位上,扬起脸望着这位鹤立鸡群般的小郎君。

  他提出的问题是此前众海商都没有想到过,此刻大多心内“咯噔”一声,心道竟还有这种狡狯的手段。

  “所以,我可否要求大家加入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海商联合会。既然是为了共同抵御风险而诚心参保,那么就意味着各位已承诺,以诚意对待契约,绝不欺骗。”

  “那自是当然的!”

  明远话音刚落,立即有好几名海商迅速站起身,大声应和。

  明远却以他清朗的目光在海事茶馆内静静地扫视一圈,道

  “另外,还有一点——”

  “如果有哪一方像今日那蔡船东一样,以欺骗的手段获取保险赔偿,那么,日后他在我们这一行中,便是永远失去信誉,逐出海商行业联合会,永远不得反悔。”

  “如有发现这种情况,不应予以欺瞒,而是勇于检举,相互监督,令联合会中的所有成员都自觉遵守联合会中制定的规则。”

  “我的提议,各位可还同意吗?”

  明远这个“行业自律”的主意是从屈察那里来的。

  他在这个目标时空里认得了不少儒生、商人……甚至是贩夫走卒。他对这个时空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

  原本他认为商人都是逐利的,这由“钱”的本质决定——钱的存在,就是为了能变成更多的钱。

  因此,秩序必须要靠周密详尽的法规才能建立,秩序约束人们的行为,并给予警示与预期,让人们认识到违背规则就会受到惩罚。

  但经历了屈察那件事之后,明远开始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人依旧拥有质朴而秉正的道德观念,“是”与“非”在大多数人心中有清晰的区分。那么,他为何不先利用这种道德观念,将海事规则的大框架先制定起来呢?

  待到大框架稳定且深入人心之后,就可以于小处着眼,制定更多的细则。

  明远早就想建立海商之间的联合组织了。眼下这个“海事茶馆”说白了只是一个用信息交流将众海商吸引到这里的场所。

  因为蔡船东的“骗保”,明远获得了一个天赐良机,令海商们能够同仇敌忾,同意设立一些对不法行为和不守信行为的共同抵制与相互约束。

  此时此刻,一经明远提议,海事茶馆中的海商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要加入这个“联合会”,生怕别人都加入而自己却落了单。

  于是明远慨然向戴朋兴招呼“老戴,拿纸笔来!”

  “借着大伙儿都在,让我们把这个‘联合会’的章程都商量出来!”

  如此这般,熙宁四年的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