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8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跑到了岸上,还回过头来,冲明远等人露出催促的模样。

  明远忍俊不禁,对史尚道了一句谢,心想还是熟人能制得住这个小家伙。

  而萧扬面对眼前的广州港,早已惊呆。

  他从未想象过,从杭州船行一月余,所能抵达的地方竟如此温暖。没有凛冽的北风,也没有如席的雪花。人们穿着单衣,甚至赤着脚,在河岸边走来走去。

  萧扬也去过汴京,可即使是汴京,风物也与眼前的广州如此不同。

  无数高大的海船就这么船首连着船尾地泊在珠江畔。船只与船只之间经常有小船经过,它们要么满载着渔获,要么正在船与船之间运送杂货。

  偶尔有美貌的船娘,将眼光转到这边,看见萧扬这傻小子满脸惊愕,忍不住嫣然一笑。

  而萧扬心中却只有满心的震惊:大宋的官家,竟然统御着一片南北差异如此巨大的土地,调和着治下百姓不同的风俗习惯。

  “萧郎君,请让一让!”

  这时一名水手抱着一个用油纸包得整齐的包裹,从萧扬身边越过,顺着跳板下栈桥,转眼已经奔行在珠江岸边的街道上。

  史尚见状便笑道:“东家,您这个法子还真厉害。如今走水路的信件也快了很多。”

  明远得意地笑笑:“确实还行。”

  这是明远改进“邮政”系统时想出的一个法子。

  他在所有加入海商联合会的海商们之中搞了一个“邮政联盟”。这些船只在抵达每一个港口的时候,都会将船上所携带的信件第一时间交给岸上的“邮局”。

  邮局收到信件之后,会立即按目的地进行分拣。紧接着这些信件就会送上出港时间最近的一条船,驶往下一个港口。

  这是史尚在往返南方之后向明远建议的,而明远也觉得很有道理。

  船只携带的邮件比较慢,不仅仅是因为水路较慢,而且也是因为每只船进入一个港口时,需要补充淡水与柴薪,卸货装货,有时还需要检修船只,耗时不少。

  因此,如果信件抵达一个港口,就跳开这些繁琐的流程,而是登上另一条马上就能离港的船只,那么中间耽搁的时间就能少很多。

  对于加入海商联合会的海商们,带一批信件都只是举手之劳,更何况他们有时自己也要与不同的港口之间往来联系——方便他人,也就是方便自己。

  “如今从杭州到广州的信件,最顺利的情况下二十五天就能到。”

  二十五天,听起来也很漫长,但是对于常年跑海路的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成就。

  史尚当即不再多说,将明远等一行人迎至珠江边上他精心挑选的休息驻地,先让众人都休息一下,适应一回平稳不会颠簸的地面,又给种师中送去了专治晕船的蜜渍乌梅。

  等众人休息得差不多了,史尚才将明远隆重迎去了他日常出没的海事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