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汴京的百姓听听。

  但是这份报纸于在朝者和士林中却很受欢迎。各地官员想要了解朝中变法新政的动向,甚至学子们学写策论,为将来备考,大多会来《汴京新闻评论》上找答案。

  只是这《汴京新闻评论》在热热闹闹地发行了一旬左右,渐渐地改成了一旬两刊的频次——毕竟实在没有那么多朝事可以刊载,而《汴京新闻评论》的编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素材,可以支持一天一刊的。

  这《汴京新闻评论》,与《汴梁日报》一样,每到刊行之日,就会有人专门收集,通过快递行,寄往大宋的各大城市:扬州、江宁、杭州、西京洛阳、京兆府长安……

  不久,西京洛阳那里,竟然也很快办出了一份报纸,叫做《洛阳日报》。

  这《洛阳日报》的风格和《汴梁日报》的风格十分接近,报上什么都有:时事、八卦、评论、清议、讲古、广告……甚至是各种花卉的花期。

  当明远手中拿着这份据说是司马光大力推动,由洛阳士林一起集资兴办的报纸,他也实在是没想到,那位看起来是老古板的司马十二丈,在办报纸这件事上,竟然把他的风格学了个十足十。

  “嗯,至少《洛阳日报》依托司马十二丈,这讲古的专栏非常有阅读价值。”

  明远捧着《洛阳日报》翻看,随意呷一口清茶,心里却在感叹:在这个时空里,《汴梁日报》再也不是没有竞品的垄断商品了。

  如今天气转凉,明远去捶丸场的时间也渐渐少了。

  毕竟捶丸俱乐部里总有人等着,随时指望着能从他嘴里撬出一些内幕消息,而不肯专注于捶丸这项运动——这剥夺了明远捶丸时的一部分乐趣。

  但是市场秩序都已经归为平稳,明远也就没有必要总是在捶丸场或者是界身巷待着。

  他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巡视巡视他在汴京各处的产业,可以去山阳镇或是汴河边,看看工匠们用最新制造的水力机械辅助制作工艺复杂的火器。

  他偶尔也和全汴京城的贵介公子们一样,去汴京市郊探幽访胜。

  而汴京城外,开宝寺的铁塔也就快要完工。明远的“钞能力”,也不用让他在半夜里独自提着灯笼上塔观景,而是可以堂而皇之地大白天上塔,居高临下,领略秋高气爽,饱览汴京一带的壮阔风景。

  只是在这种时候,明远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三年前登塔观景的情形,想起陪他一起登塔的人。

  都三年了——

  他们之间约定的三年之期,还有大半年就届满了。

  但是种建中一直都在西军中,没机会回京,没机会和明远见上一面。

  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非常频繁的通信。在信上他们从学术到军事,向来都是无所不谈。

  可是他们在信纸上也甚少表达情愫。

  尤其是明远写给种建中的信——这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