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章 十万贯【第二更】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与吕大临知道,以借此表达对横渠门下的景仰,竟能将学生教导得如此“博学”。

  谁知吕大临一听,却听出了不同的意味,连忙赶来,却是劝说明远与郑铁匠,先不要将马掌这种东西向外泄露的。

  “原来是怕党项人知道啊——”

  吕大临点点头。

  大家都是陕西人,一听这话都懂。

  陕西一路,多地都已是胡汉杂居,汉人、党项人、吐蕃人……混居一处,有些已在此落地生根,与寻常汉人无异,也有些是在边地参与互市贸易的商旅,其中肯定还有间谍。

  如果贸贸然将马蹄铁这种好东西传开,教擅于骑术的党项人学了去,甚至再传给北面的契丹人……那就糟了糕了。

  明远皱起眉:“吕师兄,小弟倒以为,这样的利器只要咱们使用,便是捂不住的,迟早会让他人学去。”

  如果怕其他人学去,就自己也放弃不用,这就真“因噎废食”了。

  吕大临却摇摇头,说:“不,师弟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可以上书朝廷,由官府出面,在军中推广这物事。”

  明远想了想,知道这是师兄的老成之言,但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来如今陕西路马匹管制,最多的马匹都在军中。由军方来推广马蹄铁较之民间,必然更为高效。

  再者军方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轻易不会将这等利器泄露给党项人。就算知识与发明的管饭传播是大势所趋,至少也可以拖延个几年。在这几年里,大宋西军没准儿就能建立起对西夏骑兵的优势,从而逆转战局。

  于是明远郑重向吕大临行礼:“吕师兄想得周全,不然小弟便是孟浪了。”

  吕大临对这个小师弟的态度非常满意,连声称赞:“师弟种种奇思妙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先生知道了,必然也是欣慰的。”

  谁知他们身边的舒承予和郑铁匠同时惊讶:“难道不是横渠先生教的?”

  明远和吕大临:……

  把话说开之后,明远和郑铁匠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只是郑铁匠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好东西,是好东西啊!没曾想老汉只动手制了一次……”

  明远却突然想起来了:“我昨天带来的图样里,还有一张。”

  他马上转向吕大临:“吕师兄还记得我说过,要让先生的马车不再颠簸吗?”

  吕大临睁圆眼睛:难道你没打算在京兆府和凤翔府之间重新修路?

  郑铁匠已经把另一张图样翻了出来,正望着上面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发愣。

  大家一起凑上来看了,都满怀疑惑地望着明远,眼里只有两个字:“就这?”

  明远点点头:“虽然这还不是最好的,但应该勉强能用了。”

  他绘在纸上的这个长方形铁片,实际有个名字,叫做“片簧”,只要在大车上安装的位置恰当,便可起到减震的作用。

  当然,片簧的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