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厌其烦地让王雱和种建中知道这“活字印刷”的诀窍,也是希望在这个时空里,活字印刷术不至于像毕昇的技术一样,人一走茶就凉,没办法传承下去。

  万一他哪天花完了一千亿,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呢?

  种建中点点头:“难怪啊,小远,果然你是最合适做这刻印坊东家的。”

  明远一脸骄傲:“那是自然。”

  铜活字印刷术,前期投入决定了一切。

  在这个“初创企业”很难存活的古代,没有天使投资人,没有a轮b轮融资,没有公开发行股票——明远就干脆自己给自己当“天使投资”。

  “远之,”种建中将军器监中的进展告诉明远,“曾孝宽公已经准了‘外包’的设想,如今各司都在梳理一些工艺简单、民间也能做的物品,打算外包出去。”

  明远微笑点头:这是国家机构提高效率的必经之路,没准还能通过民间来倒逼军器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但是你上次说的,专门设一个‘研发司’,上峰却没应允。”

  “曾公说是以前设过这样的职司,但是设了之后,工艺没能改进多少,衙门反倒是多了一个。后来改制的时候就干脆撤去了。现在再提这件事,上峰却只觉得没有必要。”

  明远想了想,觉得这事有点不可理喻。

  明明后世大公司里都有研发部门,甚至有很多产业都是靠研发部门驱动的。为什么到了北宋,这样的做法就行不通了呢?

  思考了片刻之后明远开口:“这‘研发司’,其实就像我的刻印作坊一样,初期需要很多投入,是需要专门的钱供花销的,而不止是在职人员的薪俸。”

  种建中连连点头,表示他理解:“确实,上峰也曾提过,当初专设的军器监下改进司时,确实得了一大笔钱,据说还是官家亲自从皇家内库里拨的。但是久而久之,上面一直都没看到成绩,渐渐便不过问了,钱也没了,衙门里的官员和工匠就只混日子……”

  明远:原来如此。

  “这简单!让‘研发司’先做可行性报告与预算。”

  种建中:什么什么什么……

  “小远,说句人话听听!”

  明远只能逐字逐句地将可行性报告和预算的意思讲给种建中听。

  “要先设好目标,选取几个研发项目,给上峰们画出大饼……额,就是让他们能够看到研发成功之后的好处。”

  “然后要将大概要花的成本告知上峰,比如说,需要多少名工匠,在这件事上花多少个工时。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大概估计,可以给一个范围,给自己要估计得宽松一些,千万不能把自己逼死……”

  “最好同时选取好几个项目,让上峰来排出优先级,通常他们最喜欢干这事!”

  种建中听到这里,想象着曾孝宽平素的言行,忍不住哈哈一笑。

  “还有啊,你们可千万别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