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和史尚都觉得好的,就予以录用。

  除了各个行当的伶人,明远还让史尚去联络了新瓦舍附近的脚店和小食摊,甚至还预先安排了一些外卖小哥,通知他们将活动范围逐渐移动至瓦舍左右。

  甚至还新修了两间公共茅厕供人方便。

  平蓉与郝眉这两位当事人,见到明远当真出了大力气来张罗这间新的瓦舍,都是感动不已。

  但她们都没想到,明远却对她们最引以为傲的“般杂剧”表演,提出了一点意见。

  “两位是否会觉得站在勾栏的台上,演起这‘般杂剧’,会有点局限?”

  平蓉是个心直口快的直肠子,话还未经大脑就出了口:“不会啊!”

  郝眉却心思细腻,她低头沉思了好一阵,才细声细气地回答:“郎君说的是,奴与蓉姐在台上,至多一人饰一角,最多再有一项念白。奴有时想,世间其实好少只有两角的故事……”

  原来,这宋时的“般杂剧”,与后来的“杂剧”还不尽相同,演出时只有两个角色,形式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两人一唱一和,有点像后世的相声(见第61章注释)。

  这“般杂剧”的演员多半是女性,也会化妆穿戏服,扮演相关的角色。但是因为这种形式本身的限制,“般杂剧”无法演出角色繁多,剧情复杂的内容。

  这就是明远口中所说的“局限”。

  郝眉一句话说破,平蓉也领悟过来,“哦”的一声。

  “既然如此,两位,想不想要开创真正的‘杂剧’?”

  明远仿佛一位渔翁,腾的一声朝水中抛去一枚诱饵。

  此刻的平蓉和郝眉,看起来就像是两尾犹豫着想要咬饵的鱼——要知道,她俩可是宁愿放弃桑家提供的优厚待遇和求亲,也要将杂剧“进行到底”的职业演员,此刻听明远说起“真正的杂剧”,又怎么可能不心动?

  “明郎君,”性格爽快的平蓉大声问,“什么是真正的‘杂剧’。”

  明远顿时露出笑容:“看来这新式杂剧就要水到渠成了。”

  在他看来,杂剧出现的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

  城市里出现了大型的瓦舍勾栏,有无数喜好戏剧的观众;

  作为“般杂剧”的演员,平蓉与郝眉都已经掌握了戏剧的基本功:台词、念白、唱腔、身段、走位……

  她们所演的“般杂剧”,会有不第的文人或者有闲的雅士给她们写词;她们令有一个小小的班底为她们准备各种戏服,帮她们化妆;另外还有一个琴师为她们拉胡琴,另一个能够吹笛打鼓打梆子……

  平蓉能反串男角,而郝眉在台上则妥妥是个娇娘子。

  这不就已经是个戏班子了吗?

  于是明远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平蓉与郝眉听得面面相觑,都没有想到,只要在“般杂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变化,就能让她们摆脱原有的限制,让真正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