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1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只是少了足够的前置知识而已。

  可问题是:他该如何将那些缺少的前置知识都一一向宫黎说明?

  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这时却见宫黎咧嘴一笑,伸出双臂抱着后脑,舒舒服服地向后一抱,说:“有郎君这句话,宫黎就不多想那些有的没的啦!”

  “您也说了,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将玻璃制品让世人喜欢上、买得起。小人先琢磨这些个许是就够忙上一辈子了。”

  明远见他通透,当即露出安慰的笑容。

  他抬头看看天,此时天高云淡,虽然依旧暑热,但是伏暑天里那等潮湿闷热已经渐渐散去。晚间的风里已能察觉淡淡的秋意。

  再过一日,便是立秋。

  “放心,等到天气转凉,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

  天气一冷,正好在京中主推玻璃窗和带灯罩的烛台和油灯。

  在过去的几天里,明远依靠着史尚等人的支持,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作坊,招到了合适的工人。其中不少人原本是烧瓷的窑工,“转型”烧玻璃也转得比较快。

  明远就等着作坊准备齐全,他就要开始新的“宣传攻势”了。

  一提到明日立秋,宫黎却又想起一茬儿来:“明郎君,算起来乞巧节也不远了。您难道就没有女眷要陪着一起准备过节的吗?”

  他这么一说,明远终于想起来了。

  最近街面上特别热闹,汴京街道似乎比以往又拥堵了两三成。

  街道上人人穿着新衣,而街边到处摆着一种名叫“磨喝乐”的陶娃娃,小贩还不时叫卖:“磨喝乐,纱笼装的时兴精巧磨喝乐!”

  甚至还有一种叫做“果食”的吃食,做的与磨喝乐简直一般形状,都是笑脸娃娃的形态,但实际上却是用油、面、糖和蜜做成的面食点心1。

  那些果食太过精美,形象又娇憨可爱,令明远忍不住会想象——要是自己真的买了这种“果食”,真能舍得下口吗?

  现在听宫黎这么一说,他才想起,原来这些都是汴京市民在为“七夕”做的准备。

  京中习俗,“七夕”当晚女眷们要在家中“乞巧”,以及为小孩子们“乞聪明”。2

  “没有,家母与舍妹都在京兆府。”

  明远有时也会想象一下舒氏娘子和十二娘在家中的日子。京兆府那边,刻印坊和蜂窝煤厂的利润会源源不断地送到明家去,因此母亲和妹妹肯定不会缺钱。

  但是母亲也一定会把家用以外钱都好好存起来——但凡穷过的人都不想再品尝那贫穷的滋味了。

  听见明远回答得简洁,宫黎却笑得有些暖味。

  他所说的“女眷”,显然不是指母亲和妹妹这样的直系亲属。

  可是明远在汴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其她女性。

  外头或有传言,说明远与平蓉郝眉这两位名伶的关系不寻常,可是圈内人都知道,明远只是朱家桥瓦子的“东主”,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