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工艺很有趣,跟玩儿似的,京中还有不少人慕名去作坊,但看那做法,说是比瓦子里的表演还好看。”

  曹太皇听着笑了起来“哪有这等事!”

  赵顼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诫,又想起一件事,对曹太皇道“如今李监丞正在编造《营造法式》,以法度约束贪腐,厉行节约。因此皇家用度不会耗费多少,但孙儿的孝道却不可不尽。”

  赵顼虽非太皇太后曹氏的亲孙子,但多年来与曹太皇关系很好,感情很深。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顼便回头问李诫“李监丞,如果专门为庆寿宫更换玻璃窗,需要多久?”

  李诫不用想便答“专门制作这等玻璃窗的作坊只有一家,如今订单正多,庆寿宫那里的窗户要量尺寸预订,估计至少要两个月后,东西才能制出来。”

  宋代宫廷便是这样,哪怕是皇城里要盖房子,所用的木料砖石,往往也会依赖民间商户供应。很少有从民间直接征发的。

  曹太皇闻言,便用带着一点点“吃味”的口气,笑着说“可见住保慈宫的最是个有福气,刚巧,这东西一面世便赶上。”

  高太后闻言不发话,只是一声不吭地听着曹太皇与赵顼这对祖孙闲聊,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却听曹太皇冷不丁开口“太后……”

  高太后一抬头,刚好见到太皇太后眼神锐利,正灼灼地望着自己。

  “刚才听官家和李监丞都说了,这玻璃窗的生意虽是奇巧,但到底不是什么大买卖,且还指着他们改进工艺,琢磨出更多更好的用具来。外面的子侄,就让他们先别打这玻璃作坊的主意了吧。”

  高太后一惊,连忙垂首应下“这个自然。”

  朝中颇忌讳外戚干政,因此曹、高两家的亲戚多半少涉政事,而是将眼光放在了生意上。他们仗着外戚的身份,巧取豪夺之事便也不必别家更少。

  曹太皇此刻开口,便是要透过高太后,将她的意思传递出去,免得那些高姓的外戚将手伸得太长太快,伸到玻璃作坊的生意上。

  往大里说,曹太皇这是为了他们曹、高两家外戚的名气着想;往小里说,曹太皇也是盼着自己的庆寿宫也能顺利安上这种名叫“玻璃窗”的神器。

  高太后点头答应了,曹太皇还未完全满足。

  她又冲着高太后身后一人道“阿阎,别忘了出宫之后代我们两宫将这消息送到各家去。”

  这阎氏原本是英宗还在时,高皇后身边的侍女,是官家赵顼的乳娘。如今的官家赵顼即位之后,因不忘阎氏的乳褓旧情,便允许阎氏时时入宫陪伴太后,也为她的儿子赐了官职。

  阎氏夫人忙来到曹太皇面前,福了福身,将这桩差事应下了。

  此事在宫掖之中发生,外面的人一无所知。

  明远也只是听说,宫黎的玻璃作坊,前阵子有好多人打听。有想要入股的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