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_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多部落,始皇帝将华夏一统。华夏民族,千年兮,文明璀璨,天下一!”

  “始皇帝曰: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化身龙魂,佑我华夏永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

  “镇国君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听到这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停了下来,因为这些孩童读的,正是教育部编著的大秦义务教育国文教材里的文章。

  幽有青石小道,朗朗书声,此情此景,着实让李阳颇感特别。

  “有人读书,是《我爱祖国》和《圣言》!”

  何章听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也是一愣,不由惊讶道:“这里有学堂!”

  所谓《我爱祖国》,是国文教材的第一课,其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孩童都明白自己的民族是华夏民族,自己的祖国是大秦帝国。

  而《圣言》,乃是国文教材里的第二课,就是始皇帝立誓词,与李阳发愿词。

  因为教育部当时在编著国文教材时,一致认为始皇帝和李阳这两句话,当可算得是圣言名句,应万世流传,举国铭记,于是就编进了国文教科书中。

  其对大秦孩童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大秦人都学习始皇帝那样,用生命热爱大秦,用灵魂护佑华夏民族,生是大秦人,死亦护华夏。

  同时,又要学习镇国君李阳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实话,听到孩童们诵读着自己盗用张载的名句,李阳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不过,好在他例来脸皮厚,很快就将羞愧之意压了下去,然后饶有兴致的道:“走,去看看!”

  几个人寻声穿过竹林,接着整个村子都呈现在了几人的眼前。

  这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院子里种满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完全就是世外桃源一般无二。

  再配上那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李阳就不由自主地念了起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垂髫,并怡然自乐。好,好啊,桃源亭,当真是如世外之桃源。”

  此情此景,李阳确实觉得此地完全符合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且奇妙的是,这个村庄的名字,居然正好又叫桃源亭。

  赞叹了一句,李阳继续往前走,几十步后,朗朗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