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吐蕃战事_剑起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与他又有何干?”李心安脸色难看起来。

  裴旻瞧着李心安逐渐阴沉下来的脸,轻叹了一口气,有些怅然的说:“我也不想……和他有干系啊。”

  “那您刚才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当下,我大唐军队如何?”裴旻没有回答李心安的问题,反而是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李心安愣了一下,旋即回答道:“我虽然不是将门子弟,却也知道大唐名将辈出,军威无双。像太宗皇帝时期名将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诸如此等战绩不胜枚举。师傅您为何要问这个?”

  裴旻笑了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玄策虽然有这一人灭一国的战绩,但是去除的,不过是癣疥之疾。可是他却在无意之中,促成了大唐一个强大的对手。”

  “吐蕃!”

  李心安突然联想到了什么,看向裴旻,“您……”

  “为师就要去和吐蕃打仗了。”

  “自从太宗皇帝薨了之后,北方这些崽子们就开始不安分了起来。尤其是武氏专权以后,他们打着还政于李唐的旗号,屡次入侵大唐疆域,边疆大大小小战事不断。当今圣人继位,天恩所至,他们也是消停了几年,但现在,又开始蹦哒了起来。”

  “可我大唐天朝,岂会惧怕他们?若要打,那便打!”

  “若是真打,自然不怕。可怕的是,他们不打,而是让前线将士,白白送命啊!”

  “怎么会……”

  “外患,不足为虑。内忧,才是最致命的!”裴旻凝重的说道:“面对吐蕃和契丹屡次进犯,朝中最大的声音,却是求和。”

  “为师当日上殿之时,恰逢边疆急报,吐蕃进犯。圣人传阅朝堂诸公,却只有寥寥几人义愤填膺。满堂文武,都是一句话:

  吐蕃狼子野心,最是无义,然只识小利而忽大利。只需以金银丝绸之物笼络,敌军自然退去,一来可不动刀兵之祸,劳民伤财。二来也可保边疆数年平安。”

  “可笑的是,这种话,几乎每次边疆告急时,都会出现。”

  “原来满朝文武,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而无忧国忧民之人吗?”李心安怅惘的说道。

  连他一个孩子,都知道外敌来犯,当保家卫国,那些大臣们怎么会不懂得……

  “连那些将领,也都是这样吗?”李心安不死心的问道,期盼着一丝希望。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诗?”

  “什么?”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太平日子过惯了,血气都被磨没了,没人想打仗了。”

  李心安紧紧握着拳头。

  “可是,您还是……”李心安突然想起了裴旻即将北上。

  “那是因为一个人,说动了陛下。”

  “谁?”

  “李林甫。”

  “什么?他?”李心安愕然。

  “他可是朝中第一大奸臣!”

  “但还没有奸到卖国求荣的地步。”裴旻摇摇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