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番外:猪倌丞相公孙弘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8章番外:猪倌丞相——公孙弘

  和大家聊一下公孙弘。

  对于这位汉武帝时期崭露头角的明相,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那声‘猪倌丞相’的雅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猪倌丞相公孙弘,也绝对算得上逆袭典范。

  那事实,究竟是否如这声‘猪倌丞相’的雅号所体现出来的那样呢?

  请看以下详解。

  公孙弘,字季,也有传闻字‘次卿’(《西京杂记》),生于汉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0年),亡故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享年79岁。

  毋庸置疑:作为汉丞相的代表性人物,公孙弘也继承了这个群体的‘优良传统’。

  想来也正常——在那个人均寿命不足三十,贵族平均寿命却远超三十,且政治人物动辄七老八十的年代,不活个小一百岁、熬死一两代怪物,丞相的位置轮都轮不到后生晚辈的身上。

  ——论资排辈嘛,又不是新时代的产物······

  再说籍贯,公孙弘是齐地菑川人,和文、景时期的晁错是老乡,年岁也相差无多。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二人无论是为官路线,还是个人的发展历程,都几乎毫无共同点可言。

  便说二人同生于汉太祖高皇帝五年(公元前200年),到汉文帝自代国入继大统时,这二人都刚二十,刚到加冠成人的年纪。

  这个年纪的晁错,已经成功混到了长安,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好歹是个‘京官’;之后不久,晁错更是借着‘受济南伏生授以《尚书》’而显贵,瞬间成为了秩二千石的《诗》博士。

  但与晁错的顺风顺水,甚至是火箭式升官的节奏不同:同一时间点,同样二十岁的公孙弘,正在家乡薛县做县牢狱卒,之后更是因罪被免职。

  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无以为继之后,公孙弘无奈只得‘到海上去牧猪’。

  这也正是公孙弘‘猪倌丞相’之雅号的由来,而这里的‘到海上’,大概率是在齐地滨海的平原地区,为地主老财养猪,并借酬劳保障基本生活。

  到汉文帝后元五年(公元前159年),同一年出身的贾谊、晁错二人,前者虽然因梁怀王坠马夭折一事抑郁而终,但政治成果也早已名扬天下——贾谊从小就很有名气,十八岁便被周遭郡县所知晓,入朝便被汉文帝拜为博士,任‘太中大夫’,仕途无疑是比晁错都更顺一些;

  其代表作诸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更是为贾谊赢得了天下人的认可和尊重,并敬称死去的贾谊一声:贾长沙。

  本该年过四十的年纪,贾谊已经抑郁而终,晁错则在储君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身边混的顺风顺水,又是太子詹事/家令,又是《尚书》博士,更是握着《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