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0章 有什么话,都去和太皇太后说吧!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卿,这可真是语出惊人呐······”

  “诸刘宗亲、诸窦外戚,是我汉家如今唯一之大患?”

  “那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赵卿眼中,朕和太皇太后,便是这‘唯一大患’的始作俑者?”

  “至少,也是包庇者······”

  看着赵绾一副郑重其事的架势,却说出这句令人下意识露出黑人问号脸的奇谈,刘胜先是微微一愣;

  片刻之后,又借着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自嘲,才勉强将惊诧的情绪压了下去。

  刘胜想过赵绾此来,或许会说出一些让人正经的话。

  儒家嘛

  自祖师孔丘时传下来的传统艺能,不就是这一手耸人听闻,然后将自己包装为扶大厦于既倒的救世主?

  在春秋战国前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最开始的孔仲尼,还是后来的一干儒士,其实都在干同一件事。

  ——告诉某一位君王:再这样下去,你家的宗庙、社稷就要完蛋啦!

  ——那该如何是好呢?

  ——用我儒家呀

  ——只要用了我儒家,让你治下的百姓都知道礼义廉耻,整个社会都遵从一个‘礼’字、尊崇我儒家的普世价值,那宗庙、社稷就能延绵不绝啦

  显而易见的是:儒家失败了。

  无论是最初,祖师孔丘美其名曰周游列国,实则却是到处求职失败,还是后来的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儒生,都没能忽悠到任何一位在春秋战国时期,足够有影响力的诸侯、君王。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

  能坐上高位、稳坐于王位之上的,压根儿就没哪个是真傻掰······

  “臣没有这么说!”

  “臣只是想告诉陛下:自有汉以来,我汉家的内忧外患,都不过是宗亲、外戚二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臣既然敢半夜登门,到这太子宫惊扰圣驾,自也是有凭据的。”

  “陛下不妨试想:自太祖高皇帝驾崩至今,我汉家可曾有哪怕一瞬,不被这二者所威胁吗?”

  “——没有。”

  “从孝惠皇帝到吕太后,再到后来的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这二者所带来的威胁,都让我汉家疲于应对。”

  ···

  “如孝惠皇帝年间,齐悼惠王仗着自己是太祖高皇帝的长子,便曾对孝惠皇帝不恭;”

  “若非吕太后适时做出警告,齐悼惠王,只怕并不会变得恭顺。”

  “而在孝惠皇帝年间,诸吕外戚便已经初呈骄狂之兆,甚至在后来,于民间生出了‘孝惠诸子非孝惠子’的流言。”

  “虽然这说明不了什么,但至少可以说:孝惠皇帝在位时的吕氏外戚,已经骄狂到了一定的地步。”

  “如若不然,也生不出‘孝惠诸子非孝惠子’这般骇人听闻的流言。”

  ···

  “后来,孝惠皇帝驾崩,吕太后临朝掌政,关东诸刘藩王蠢蠢欲动,更是逼得吕太后先后废杀三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