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3章:聚拢的人心_锦衣御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州·良乡·段楼村。

  “今日把大家召集过来,不为别的!

  为的就是让大家知道,赵青天,给我们平民百姓活路了!

  都见到村广场上的告示了吗?”

  段敬石拄着拐棍,身体颤巍巍的站着,虽上了年纪,但耳不聋、眼不花!

  作为段氏一族的老族长,虽说金州在移民定居之初,就明确了一家一姓不得独大,但段氏在这其中就很特殊。

  段楼村地处大连湾黄金之地,段氏世居于此,虽金州被建奴攻陷,但段氏却依旧坚立于此。

  虽表面屈服于建奴统治,但背地里干的都是英雄好汉的事迹,为杀建奴,段楼村先后付出了39条好汉的性命!

  也因为这样,使得段楼村是金州境内,为数不多的一族齐聚地。

  大家长维系下的宗族势力,其宗族观念要远比官府之念来的浓烈。

  秉承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原则。

  段楼村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副村长入驻村野,而对应村长之权柄,则交由原族长来具体负责。

  作为东海镇麾下创建的新型村镇,存在于金州的一切村镇形象,皆与大明原有风貌,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

  新时期、新风貌、新改变!

  这就是赵宗武一直想在这片土地弘扬的思想。

  “村长,俺看了!张副村长念完那白纸纸上的字,可那究竟是一个啥意思嘛?”

  “就是嘛!什么叫工分换田?

  工分究竟有什么用处嘛?它又是怎么来的啊!”

  “是啊!是啊!那以工代赈又是干什么的?”

  “族长,我段楼村实行这些,但为什么要分家啊……”

  “就是啊族长!为什么……”

  “不能分家啊!老祖宗知道了这些事情,那是……”

  “族长……”

  段楼村是一个拥有649户的大村落,抛去在家待着的妇孺,聚集在村广场的百姓有1100余口。

  敬字辈在段氏一族很稀缺,除段敬石这位排序第二的老族长外,尚有老七叔段敬兴,老十七叔段敬苟。

  按照段姓、外姓的区分,段姓在内,外姓在外,在内的有根据辈分站位,在外的体格强壮、有能力的靠近些。

  有辈分、有能力,那天然就拥有很高的地位。

  段敬兴言语中带着疑问:“二哥,小辈说的这些,跟我段楼村有何关系?

  我段楼村在这地方繁衍生息了数百年,即便是建奴来了,也没有夺占走我段楼村的耕地!

  这赵小将军一来,就要分散我段楼村?

  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以工代赈、工分等新颖事宜,段楼村的百姓,固然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意图,但更让他们上心的是段楼村的未来!

  段家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数百年,祖坟就在这里,即便遇到了再大的苦难,都没有轻言离开故土。

  现在按照东海镇地方署衙的政令,段楼村不但要进行整治,还有按照计划进行人员分流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