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3章、漫长的星际旅程_诸天降临之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蓝星联盟暗中的不完全统计,30%的克隆人在培育出来之后的短短数年时间内就会丧失生命。

  好吧,说实话,这是一个让人感觉有点恐怖的数据。

  另外,探索舰队里也不完全说全是克隆人。

  像方明明这种自然人就是从后方母星补充过来的士兵。

  但在探索舰队里,士兵里面,自然人所占的比例不足%。

  当然,这也是为了某种政治正确,毕竟如果探索舰队里只有克隆人士兵的话,这必然会引发克隆人与自然人之间一些矛盾冲突。

  克隆人也是人,克隆人的命也是命,凭什么克隆人冲锋打仗在前,自然人偷懒享福在大后方呢?

  这种矛盾冲突的诞生并不会因为补充距离太远等等之类的客观原因而消失。

  实际上,从十多光年外的母星赶过来,方明明光是在冬眠箱里就待了一百多年。

  没法,即便人类踏出母星之后发展了一千多年,但依然没能突破超光速的航行技术,像曲率技术,虫洞技术,次元门传送技术等等,在人类科技树上都还只是一种设想。

  近一千年来,人类在航行技术上最重要的一次技术突破,也就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技术,将战舰上的核裂变反应堆,离子推进引擎,光帆推进技术等等替换成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加粒子推进引擎。

  虽说这并没有摆脱人类文明烧开水的老套路,即便可控核聚变带动的粒子推进引擎持续加速之后,最高只能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二,但至少在母星四周数十光年范围内勉强够用了。

  并且蓝星联盟在其它科技方面的发展上还是不错的。

  譬如人工智能,材料学等等方面。

  这也推进了蓝星联盟的探索力度。

  当然,作为探索舰队的高层,那些将军们对蓝星联盟的科技发展还是不太满意的。

  譬如光速百分之十二的航速对于探索,星际战争来说,还是太慢了。

  从母星出发,抵达另外的恒星系,至少需要八十年以上,像第三探索舰队现在的EK71恒星系则需要一百二十年。

  并且超光速通讯技术没有出现,使得探索舰队与母星之间的联系也极为不便。

  任何一次通讯联络,都需要十多年才能够交流一次,这样的速度简直就等于没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探索舰队在外实际上是拥有很大权力的。

  譬如与外星文明的建交权,交战权等等,都被蓝星联盟暂时下放到了各大探索舰队。

  而人工智能也没能发展出科学家们预言的强人工智能。

  没有强人工智能,就意味着研发之中的战斗机器人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复杂变化多端的战场,因而在与虫族爆发的战争里,人类很多时候只能够用人命去填。

  而材料学最新研究成果-高强度纳米碳管,则是五百多年前人类搭建太空电梯时研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