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7章 可惜_你好啊!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7章可惜

  回到教室,众人又开始继续背起了书。

  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因此学生清晨吃过饭回来后,背的便是语文。

  教室内响起的全是高中时学过的古代文人圣贤留下的经典名篇。

  每一篇在中国长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都曾熠熠生辉。

  姜鹿溪也在背诵着语文课本上的诗词。

  整个教室里,就只有程行在做着试题。

  对于他而言,语文这一科,已经不需要他再去多加复习了。

  作业本上的试题,都是姜鹿溪出的很难的题。

  都已经是二次复习,也是最后一次复习了,姜鹿溪针对性出的题,就变得是很困难的题了,题出的不是很多,但这些题没解答出一题,往往就要花费程行很长的时间。

  他这一题就做了很久,但还好最终还是解答了出来。

  如果不讲,那万一对方也喜欢自己呢?

  上午的第二节课过后,程行跟周远下了楼去了厕所。

  而看到这一幕的姜鹿溪,则是愣了愣。

  姜鹿溪伸手指了指他课本中夹着的那张纸。

  甚至有趣的是,两人都姓姜。

  “什么?”程行问道。

  而在程行走后不久,一名女生紧张的走进了三班的教室。

  “不知道,一个女生送给你的。”姜鹿溪静静地道。

  不过这首词,的确是写的很好的。

  “嗯。”姜鹿溪认真听完后点了点头。

  “嗯,这首词我也很喜欢,你背的也很好。”程行道。

  但对于他们而言,不讲,无声,才是遗憾。

  当然,许多都以失败告终。

  正所谓从文人诗词文章里辨其性格,从姜夔的诗词文章里,就能知道他是一个清新隽永的人,或者是用清空高洁来形容更加贴切,而姜鹿溪显然也是这样的人。

  对于许多人而言,认识姜白石的人或许不多,因为他没有辛弃疾,苏轼那么有名,这不是姜白石的文学作品比不上前二位,而是姜白石的文章,只有到了高中时,才会出现,而在2011年,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地区,没有读过高中,只是初中甚至小学就辍学的人太多了。

  此时的姜鹿溪,便将这首词给背诵了起来。

  程行回来后,便想把桌子上的书收拾起来,

  程行眺望了一会儿,然后便向左边的姜鹿溪望了过去。

  姜鹿溪将这首词背完后看着程行一直在盯着她看,便道:“我很喜欢姜夔这首词的最后两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就连孙莹和赵静都收到了好几封。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而听着姜鹿溪用她那清清如水的声音将这首词给背诵出来,程行只觉得一阵清爽,像是一阵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