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沈括入京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河阳府、直集贤院范纯仁,馆阁升为直龙图阁,改知庆州,命赴阙入觐。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昌州刺史刘昌祚,令入阙述职。

  应左相、润国公蔡确奏请,朝奉郎,监曹州酒税吴安持,权知滑州。

  嗯,蔡确这是在卖好。

  不过,上上辈子,蔡确的这波卖好,卖给了瞎子看,反而被人以为他退让了,变本加厉的攻击。

  现在嘛,就不知道了。

  而赵煦则见缝插针,趁机在朝会上提出他的要求,于是,在一片仁孝的天子的加恩下,太皇太后生母鲁国太夫人李氏,加封韩国、赵国太夫人,皇太后生母秦国夫人张氏,加秦国、鲁国太夫人。

  已故赵国大长公主追封为燕国大长公主,加公主长子东染院使王殊为皇城使,拜成州团练使。

  公主次子王殖,自六宅副使,进六宅使拜利州团练使。

  外戚得官,就是这样简单。

  当然,只要没有明确授给差遣,他们就没有任何实权,只能拿俸禄。

  又因王安石变法,外戚、宗室、勋臣,若无实差,那么俸禄就要打折扣,一般是六折,好点的八折,差点的五折。

  王安石说,这是和士大夫看齐——我们士大夫没有实际差遣也这样。

  气的那些在汴京城当米虫的外戚宗室勋臣们,恨不得食其肉!

  现在知道,为什么王安石那么招人恨了吧。

  回想着朝会上的事情,赵煦就走到了屏风前,提起笔将今日的关键记下来。

  知延州赵卨!

  这是个种地小能手!

  赵煦是在现代才知道的。

  鄜延路那种连年征战的地方,在其治下,都能被他种满麦子。

  尤其特别的是,作为一个士大夫,他可以和鄜延路的羌人头领们一起坐下来认真谈事。

  让那些头领信服他。

  这就不一般了。

  众所周知,大宋士大夫们特别是赵卨这样级别的很少有这种肯弯下腰做事的。

  很多人叫他们做一点实事,譬如工程营造之类的事情,马上就跳起来:此非圣朝优遇儒臣之制!

  更让赵煦欣赏的是——以上成绩,是他在元祐时代,反反复复的政策变化中做出来的。

  可惜,赵煦的上上辈子,根本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他也死的很早,元祐四年、五年就去世了。

  “看看以后能不能派点太医去……”赵煦想着。

  这样一个会种地,肯做事,还能带兵的大臣,六十几岁就死了,太可惜了!

  他若是可以多活一年,就能多种一年地。

  投入产出比简直拉满!

  赵煦正在屏风畅想着,赵卨在沿边等地,给他996种地打麦子的时候。

  冯景走到他身旁,低声说道:“大家,臣在御厨,听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