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章 ,大秦学宫_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章,大秦学宫

  “科举取士?”嬴政几人对这个词十分的陌生。

  “没错,由朝堂统一安排的选取官吏的考试,根据朝堂对官吏的不同划分和需求,安排不同的考试科目。无论出身和地位,大家一律平等的参与,最后的考试结果由朝堂安排的人统一评选,在将选取结果交给大王,大王同意之后,根据评选结果选取官吏。这样就可以最大条件的避免一言堂的情况,也可以保证朝堂不会被垄断。”子游说道。

  众人听到子游的解释,开始考虑其中的可行性,根据秦国如今的政策,今后科举取士的确是最合适的选拔官吏的举措,也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招收足够人才的制度,但具体的还需要妥善商议之后。

  “依照先生所言对于今后的秦国来说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但是科举之事事关重大,还需要朝臣们多番商议之后再做决策。”吕不韦说道,科举涵盖方面太多了,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且具体事项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这是一个事关秦国百年的国策。

  “这件事暂时由丞相府和招贤馆一起商议,拿出一个具体的筹划出来。暂时先由招贤馆继续执行官吏的选拔,至于韩非先生说的成立大秦学宫之事,寡人觉得可行,藏书楼中藏书众多,博士们常年钻研,是时候让他们出来做些贡献了。”嬴政说道。

  秦国的博士问政制度,除了是让这些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意见之外,还是秦国在表示自己不仅仅是尚武,也重文风,只不过效果甚微,如果是成立大秦学院,这些博士可以当做学院的根基。

  “若是成立大秦学宫还需要先和百家商议好,让他们前来入驻,否则建起来就是一座空壳。”李斯说道,大秦学宫很容易建造,无非是一些宫殿,但是如何让其名副其实就很难了,百家虽然都有弟子在秦国效力,但想要让其来秦国传播学说,以秦国为中心,这就很难了,不说别的,就是儒家都有些困难。

  秦国尚武而不重文,之前还是起于边陲小国,百家对于秦国的鄙视虽然不如楚国,但也是那么容易就重视起来了,兵法道好说,名家还需要游说一二,但问题不大,儒家就很麻烦了,儒家内部派系众多,荀子一脉、公羊、左氏这些都很简单,但是其他的就又有些困难了。

  “这件事我会让典客去负责的,到时候先派遣人手去百家发送请帖,哪怕他们不肯来也没关系,可以先让同意的暂时入驻,等到天下一统之后,他们也就不会拒绝了。”嬴政说道。

  子游看着嬴政信誓旦旦的样子提醒的话刚到嘴边就收回去了,事实跟嬴政想的相反,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不仅善待了六国遗老们,对待百家也是礼遇有加,奈何人家根本看不上,嬴政派人去请那些贤士进去大秦学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