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位面之子(2)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教授稍微冷静了一下,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郝云丽介绍的内容,至少领先了爱德华实验室5年。

  王教授写的书,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表,二,也许是中文,三,把这个学生拉过来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现在拉过来,立刻就可以做项目了!

  对于爱德华实验室来说,眼前的信息,利益是巨大的。

  别的不说,刚才看到的几个新想法,立刻写两三篇高质量的论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自己需要付出什么呢?

  Nothing!

  学位吗?奖学金吗?

  这些本来就是要给人的,不是给这个,就会给那个。

  退一步讲,郝云丽讲的内容马上都被工大发表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工大实验室水平高啊。

  从高水平实验室拉一个了解内情的学者,更不要说一个学生,不是成本最低的吗?

  而且郝云丽是作为工大学生代表来访问的,其优秀性是毋庸置疑的。

  ————————

  郝云丽晕晕乎乎的回到了寝室。她甚至都不记得沙龙结束之后发生了什么!

  闻讯赶来的带队老师,闫文光,听了几名学生七嘴八舌的介绍后,第一个反应是立刻联系王教授和国内。

  他还是有些敏感性的,之前郝云丽跟他报备过这次沙龙,但没有人在意。

  在大家潜意识里,仍然对自身技术水平不信任!被认可才是第一位的。

  王教授满世界的乱窜,就是找安慰,找认可!

  按照原计划,王教授的这次巡回访问,主要的宣讲目标还是寻求国际合作和认同。

  现在外国人认可了,证明了这些技术的价值。现在就要看如何继续利益最大化。因为还有一票师兄师弟在学校,假期没有回去,忙着做实验和写论文呢。

  ————————

  王教授正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访问,还没有离开美国,按计划也马上就要启程了。他这次连跑了三个学校,算是过足了瘾。

  MEMS课题方面,学校也联系了访问交流,他过段时间会再来。光纤和半导体完全是不同的领域,接待单位也都不同。

  突然接到消息后,王立国也是吃了一惊。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是他对热烈的反应估计不足。在大家潜意识里,对成永兴一个学生想法的价值,总是下意识的低估。

  另一个他也意识到,郝云丽的演讲扩散开后,检测专业立刻就丧失了最有利的秘密武器。

  他虽然也在写书,而且也准备发表,但是这不是别人可以抢先发表的理由!

  ————————

  王教授立刻赶回了匹兹堡,与郝云丽和闫队长进行了几次讨论。并与工大和匹兹堡大学协商。

  爱德华教授不是在开玩笑,他的秘书莉达一直在跟进这个事情。

  王教授权衡再三,那篇综述也没有投稿SCIENCE。要抢发表时间。还是找有把握的期刊,迅速投稿。

  因为演讲的内容,已经在以光速在人间传播着。参加沙龙的学者,不少都是来自其它学校和实验室。

  几方协商的结果就是,王教授立刻与郝云丽,爱德华教授合作,把演讲内容整理发表。同时通知国内的师生,抢先发表论文。有没有实验结果都不重要了!

  能发表一个算一个,全写出来!猜想也罢,推理也罢,投出去!

  能发表几个算几个!

  检测专业,这段时间,也创下了不小的名头,在MEMS领域也算赫赫有名。所以有很大的几率,哪怕是猜想,也会被发表!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