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启动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机》。这个团队可以折合成公司股份。”

  这支光刻机开发团队,是国内最强的一支技术团队,以它为骨干,于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SMEE。

  如果这个团队可以加盟《精密光机》,后续的一系列计划都有了实施的基础。

  “就这些?”

  所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思考。研究所与《精密光机》一直有合作,已经有不少同事,被派去冰城工作了。

  《精密光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由于LCD产业链的滋养,这些派驻人员的工资,福利,比留在甘肃苦熬的留守人员强多了。

  这种对比,也挺伤士气的。

  派出去的都是二流人员。但这些人员在异地生根发言,一年来成果不断,在LCD光刻机领域,大放光芒。而留守的核心技术人员,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日复一日的浪费人生。

  “小成经理还说了,如果我们同意这个合作开发光刻机的计划,他们会把一部分LCD光刻机订单转移给我们。”

  ————————

  成都,光电所

  众人在会议室,研究光电传过来的需求。

  “我们的微米光刻机,可以实用了吗?”

  光电所的IOE1010G直接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工作分辨率微米,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

  “应该可以。”

  “给他们回函吧。”

  “他们提出来的合作请求呢?”

  “再考虑考虑。”

  ————————

  林大半导体系

  “李校长,我们这边收到了一个合作开发请求。想问一下你的意见。”

  “是关于什么的?”

  “CMP技术,这个技术很新,刚刚才由IBM发表。”

  ————————

  春城,光机所

  “你们调研的结果如何了?”

  所长正好路过办公室,顺嘴就询问了一下进度。

  “还在研究,193nm激光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

  “好,有消息让我知道。”

  同样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上演。

  光电系准备在晶圆产业上发力的消息,慢慢流传了开来。

  ————————

  京城,海淀区。

  “古部长,我们收到消息,《光电科研》准备上马一条3英寸,2微米的晶圆厂。”

  “他们是准备生产什么呢?”

  “据说是准备生产LCD的驱动芯片。LCD产品对芯片进口需求量很大。他们想自己生产。”

  “好吧。希望他们成功。”

  3英寸,2微米,在国内,也不算比较低档的配置了。

  “不过我听说,他们准备在94年的时候,步进到1微米精度,95年步进到微米精度。”

  “这怎么可能?”

  古部长一阵失笑。大家这么多人,都在忙活什么呢?

  “不清楚。不过很多设备厂家都确认过了。光电把这个项目跟LCD产线设备捆绑了。”

  由于LCD产业链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