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电子商务(下)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能用吗?”

  “还不能。”

  “HITCAD系统”

  “能用吗?”

  “不能。”

  “HITIC设计系统”

  “能用吗?”

  “不能。”

  “能用吗?”

  “不能。”

  “能用吗?”

  “不能。”

  “小成,你不要着急,做项目要慢慢来。这两年虽然扩招了些软件专业学生,但他们还在打基础。眼前的成果,都是由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做的。等明年,大二这批学生起来以后,情况就好了。”

  刘主任出面安抚。

  “小成,我想问一句。这些软件,就是做出来,到时候有人用吗?”

  王凤俪忍不住插了一句。这批工业软件的雏形作品,和市面上的成熟商用作品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大到有些让人绝望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从头开始的意义何在呢?做这种软件,既没有市场,又发表不了论文,大家都没有什么动力。

  “只要做得好,肯定有人用。别人不敢保证,光电肯定会支持的。”

  制约中国IC设计的一大障碍,就是软件。一套软件,几十万美元。就是光电都用不起。这个问题不解决,光电的晶圆产业也就发展不起来。

  有产能,没有市场。

  “好吧。”

  王凤俪没有接着追问下去,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有个承诺,总比没有承诺要强。

  “不过,对这些工业化软件,我倒是有几个建议。”

  “你说。”

  “一,这些软件,要跟相关专业合作开发。工业化软件的目的,是为了工业服务。”

  “好的。我们回头就跟机电学院,电子学院进行联系。”

  “另外,这类软件,没有必要从头做起。你们可以跟国内一些软件开发商协商,看是否把他们的软件代码版权买下来。这样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平台。”

  “他们能卖嘛?”

  “肯定能。”

  在80年代及90年代,国内涌现出一批CAD/CAE/CAM软件厂商。但这些软件厂商,基本上都是依附于机械部,科技部的扶持资金而存活。市场竞争能力很低。

  随着国家扶持资金的消失,它们很快就会面临失去的三十年了。

  这批国产软件现在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但使用情况和占有率并不高。因为进口软件厂商,例如AutoCAD等,普遍采用通过鼓励盗版的方式进行推广。

  例如在春城某大厂,上万台CAD装机的情况下,仅仅购买百十套正版授权,就不再被追究盗版的责任。成永兴曾经工作过的设计院,接近千台微机,买了十几套就算过关。

  国产CAD软件,即使是在8,90年代,也是叫好不叫座。不被本国的工业企业所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指望学校师生发表论文及出成果的原动力,来驱动工业软件的发展和延续生命。

  “好的,我们去跟这些厂家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