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7章 金手指(上)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年,随着与韩,日等周边国家外交态势的好转,对中国的禁运也就开始缓解。

  光电旗下各公司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通过各种渠道进口了一批精密加工设备,使得精密加工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随着半导体设备指标的不断进步,对机械加工精度的需求,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单纯靠进口是解决不掉的。

  这里有几个原因。

  一,机械加工精度,是一个国家所有工业的基础。这是个躲不开的坎。

  机床是工业之母,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台90纳米光刻机里,包含的机械零件数目达到了3万个。

  而EUV光刻机的零件数目,则超过了8万个!这里的很多零件,精度高到只能靠人工打磨和调整了。

  如果不解决机械加工精度问题,即使今天光电解决了1微米,甚至,几个节点,继续往下怎么办?

  其实就是现在,光电能拿到机床的机加工精度,与世界主流水平还是有差距的。禁运仅仅是缓解,而不是取消。

  但即使是这种机床,拿到中国,面对中国属于5,60年代的机床水平,居然还具有代差优势。

  韩国机床的大批量涌入,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第二个,芯片制造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造不如买的思潮,导致了半导体设备行业的衰落。

  但把同样的故事,放到半导体设备行业里看,光电系靠进口机床,机械加工中心的做法,何尝不是另一种造不如买呢?

  光电每前进一步,总要碰到一些大坑,现在终于走到了机加工这个大坑里。

  面对这个问题,光电没有退路。

  失去的十年,不仅仅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机械部,很快就会被撤销了。

  ————————

  为什么后世,日本,德国在失去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后,仍然可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就是他们的真正优势,在上游的上游,精密机械加工!

  LCD也好,内存也好,甚至光刻机,这些都是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出现的结果。

  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国家的基础工业优势存在,下游的产业爆发点就会不时出现。

  如果不下真功夫去解决上游机加工水平的问题,被LCD利润吹起来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早晚还会遇到新的瓶颈。

  在后世的总结里,总是充满了对过去的一些悔恨。认为在过去的历史上,错过了太多引进技术的良机,或者当时被钱或者面子卡住,或者引进了错误的项目。

  就是这些引进都按照最佳方案发生,又能如何?

  躲过了昨天的制裁,还能躲过明天的吗?

  躲过了1微米的制裁,还能躲过1纳米的吗?

  地球人都知道ASML的崛起靠的是浸入式光刻机。是否有人注意过ASML和台积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