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7章 908工程(2)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同。芯片一面世就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竞争。另外晶圆的工序不是5道,而是至少40道。

  908工程,耗费了7年之功,月产成品只有几百片。计算良率的话,估计连10%都不到。

  Intel在10nm阶段整整打磨了7年,都没有通关。在2019年,他们还在使用14nm技术生产芯片。

  林晶圆面对的困难很多,有设备的问题,更重要的则是经验的问题,人员的问题。

  核心技术团队的作用,在晶圆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微米晶圆厂,中国都没有相关生产经验,更致命的是,光电连晶圆生产的经验都没有。

  用三亿元的大实验室,采用LELE工艺,不计成本做出一批样品没有问题,想批量经济型生产,根本就是没有门。

  类似的问题,909工程也曾经经历过。

  909工程在上海重建,属于另起炉灶。为此,他们干脆包圆了复旦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统一送去NEC实习培训,才算解决。

  742厂在盯着林晶圆,林晶圆何尝不是也一直在盯着742厂。

  光电出手908工程,既是为了引进先进设备,产线技术,也是为了解决人员经验的问题。这算是个一石数鸟了。

  ————————

  “好吧。你说了算。不过这种方法,也实在是太贵了!”

  李浩广不置可否。他主要是心疼钱。

  账本上流淌的天文数字的金钱,让他很有种目瞪口呆,触目惊心的感觉。

  虽然贵为重点大学副校长,但经营并不是他的强项与专长,再说林大也没有什么值得经营的。

  大量的资金,设备,权利,人员在他手里汇聚,流动,消失,如坐针毡有些过分,但是心惊肉跳是跑不了的。

  不仅仅是他有这种感觉,很多光电系内部的人员,也对晶圆项目的花钱方式,有很大的意见。

  光电过去投资的项目,LED也好,LCD也好,IGBT,乃至光伏产业,都有着清晰的盈利目标。而晶圆是唯一的没有清晰盈利目标的项目。

  晶圆一号线,3亿元的投资,其目的仅仅是某种工艺技术的验证。

  93年的3个亿是什么概念?

  投钱倒没有什么,问题这么大的投资,什么效益都没有看到。晶圆厂不是建成就完事的,巨大的空调,无时不刻运转个不停。这干脆就是个小无底洞。

  在一期没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二期的10个亿又砸了下去。弄不好,这又是个更大号的实验室,价值10个亿的实验室!

  光电这两年是挣了些钱,可也不能这样干啊。

  但转眼之间,接手908工程,又是15个亿进去了!

  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啊?

  好在成永兴的光环还在起作用,一系列的命令还是被执行下去了。

  光电虽然家大业大。随着全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