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2章 外骨骼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供应早饭。

  “少喝点,养生,医生说的。”

  成永兴每次吃饭,都要喝一两左右。这个量,还在逐渐增大过程当中。他将来会变成一个酒鬼,也说不定。“来吃个咸鹅蛋!老乡养的,很香的!”

  “哪个医生说的?”

  “中医学院那个老大夫说的啊!”

  成永兴看的大夫多了去了,出什么主意的都有。

  喝白酒,喝啤酒,喝葡萄酒,枸杞子,红茶菌,还有喝尿的疗法。

  “是吗?我怎么不记得?

  算了,不说这个。你啥时候回家?

  阿姨说了,你再不回去,她就过来了。现在家根本就不像个家样!”

  成永兴在这边住山洞,成万安长驻江城。结果奚风华成了专职保姆,照顾老人。

  这次到九台建设基地,也带来了一个子项目,那就是造汽车。

  差不多一年前,成永兴曾经在女朋友和高中同学面前,夸过海口,要造汽车。

  当时他就找过林省,想接手江城汽车厂。

  80年代初的时候,江城产的微型面包车,很是有名,号称黄面的,风靡全国。但后来,没有进入三大三小的全国计划,拿到轿车准生证,1991年被春城汽车厂收购。

  对于成永兴的橄榄枝,江城政府很感兴趣。毕竟成永兴的小财神名气,在民间响彻云霄。

  江城汽车厂这几年的效益,一直不算特别好。即使投靠了春城汽车厂,也没有大的改观。

  春城汽车厂的强项是卡车,轿车不是很发达。他们自己还在引进德国的技术和车型呢。

  所以,他们对江城车厂的帮助很是有限。没有起到提携江城经济的作用。

  另外,国企之间的兼并重组,一般来说,很少考虑优势互补,往往都是摊煎饼式,甩包袱式的合并。除了特殊情况,大多数的下场,都不算太好。

  不过想要进军汽车产业,在成永兴身边,只有江城车厂这么一根独苗。

  冰飞的汽车工业尚未起步,在蝴蝶翅膀的作用下,松花江面包车,根本没有出现。

  半导体产业的高利润,让冰飞对继续造飞机,都没有什么兴趣了。

  冰飞的单晶硅倒没有什么,刚刚起步。但冰飞玻璃,如今发大了。他们追随着全彩的脚步,满世界到处设厂。据说也在筹划着,去香港上市,再圈一笔钱回来。

  90年代中期,正是军转民的关键时期。

  汽车行业里的水,不算浅。在曾经的历史上,转型的军工力量,至少一半进入了汽车业和摩托车。但到最后,幸存的只有长安一家。曾经辉煌一时的昌河,松花江等,全军覆没。

  冰飞的成功,带起了军工力量进入半导体产业的风潮。

  当初跟着成永兴当学徒,玻璃小组的一帮人,如今都人五人六了。他们满世界做演讲,到处介绍先进经验。

  —————————

  江城汽车厂的事情,江城政府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