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研究生,年纪更大一点,都是研二的学生,一男,一女。男生叫宋国明,十分英俊高大,长得跟明星似的。女生叫骆芹,岁数看起来接近30了,估计是工作后考的研究生。

  他们都面临毕业,对论文的需求十分紧迫。

  这几天,他们主动表达了参与的意愿,就被提前吸收了进来。

  王教授选择的新课题,从难度上看也是越来越高,再以大一学生为主力,本身就不现实。即使以研究生带队,加上王立国教授的指导,平均也要两周多才能完成一个。

  而且一些项目开始涉及大量计算机运算,成本也相应的提高了。

  由于几个研究生的加入,项目再次被重新分组。以他们为主,每个人配合几个本科生各自成立新的小组,承担不同的子任务。

  这几个研究生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课题小组的生态。

  由于年龄,经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他们一进入课题小组,天然的就居于了领导地位。

  新生们这个学期的课很重,上午课满,下午也基本上有两节课。这样他们只能下午三点以后来,而且还要分出时间来写作业和学习,每个人的有效时间并不多。

  研究生就不同了,他们基本上可以一直呆在这里,一天的时间能等于本科生一周的有效时间。所以设备的利用率一下就满了,项目的进度也就加快了起来。

  他们的加入,彻底把成永兴从短暂的助手角色中解放了出来。

  ————————————————

  三名研究生领了任务以后,情绪高涨,像打了鸡血一样!把以凑热闹为主的本科生的工作态度,也带了起来。

  有组织和没有组织就是不一样。对新生们来说,她们投入的时间,被师兄和师姐带动,也在被迫增加。

  她们真正变成了边学习,边实验,日子马上就辛苦了起来!

  新生内部合作的时候,从没有做什么硬性干预。来与不来,干与不干,全靠心情。

  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压力不大,即使跟王教授一起做实验,也能轮换开,毕竟教授不是常在。

  换了研究生带队,这就要了命了!

  这帮师兄们们可以一直耗在实验台前,甚至晚上熬夜,但新生们不可以啊。

  大家被项目的进展所带动,被迫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甚至上课期间都要演算数据。

  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天,新生们就都吃不消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她们已经跟不上跟上实验的进度。

  就连袁帅和右天詹,也开始跟成永兴抱怨了起来。

  ————————————————

  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事情就迅速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随着项目被正式的批准,马锐他们经过几天的熟悉阶段,迅速的上手,做实验的速度越来越快。他们也不耐烦新生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方式和进度。慢慢的,也就不再怎么给新生们实际的任务了。

  在不到两周时间里,同学们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体验!

  她们也就是在做重复实验还能伸把手,其它的时候迅速的被边缘化,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她们做的事情了。

  光纤项目,由于理论正确,实验验证的速度非常快。制约实验完成速度的最大瓶颈,是设备而不是人力。参与的学生再多,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几个研究生自己都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工作,连剩下打杂的活都很少。

  新生们之所以还没有被彻底排除,只是师兄们还有些抹不开面,毕竟项目的基础是小师弟,师妹们打下的。

  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