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地瓜煎饼_寡妇门前是非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甜一回到家就忙里忙外,准备晚饭后烙煎饼:什么泡糊子,准备鏊子、竹皮子、油抹布、干透了的柴草……

  等她一切准备就绪,孩子們风卷残云,糊粥、菜都已经吃得差不多了。/WWW、qΒ5。\這个时候香甜才顾得上过来简单地吃上几口。

  香甜喜欢依在门框上,看着孩子們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地吃饭。她的嘴角还会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思成啊,你走了,我也能使孩子們吃上饭的,你放心好了!”

  晚饭后,香甜要烙煎饼了。

  山东的煎饼闻名全国,但是外地的朋友真正吃过地瓜煎饼的恐怕就不多了。地瓜煎饼虽然不如别的干粮中吃,但制作工序却很麻烦。

  在那个年代,鲁南山区大多数地方只种地瓜和花生两种作物。地瓜学名甘薯,原产于美洲,宋时传入中国福建地区,明朝时代引种到黄河流域。由于地瓜耐干旱,易成活,产量高,适应性强,因此在鲁南山区得到了普及,成为当地人民的主粮。地瓜的高产,为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說地瓜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立下了汗马功劳!

  秋天,是地瓜的收获季节。红的、白的地瓜圆滚滚的,令人馋涎欲滴。地瓜可以煮着吃,但长年累月煮着吃是不行的,且不說吃多了会厌倦,单說那地瓜的保存也很不容易。人們大多用礤床子把地瓜擦成片,晒干,這就是所谓的“地瓜干”了。只要天气晴朗,地瓜干晒得充分,保存起来就不是问题了。這些地瓜干就是人們翌年的口粮。

  冬春季节,人們可以把地瓜干碾成小碎瓣,烧地瓜糊粥,也可以把瓜干洗净凉干后,送到面粉房粉碎成面粉,然后用瓜干面粉烙煎饼吃。

  烙煎饼的鏊子一般是一个直径七八十公分的圆形厚铁板,中间略微隆起,周围有弯下的边际,边上还有稍稍突出一点的三条腿。有房间的可以用砖石垒个匡子,把鏊子支起来备用;但是很多家庭当年没有多余的房间,烙煎饼的时候,只好临时用几块砖头把鏊子支起来使用,這就是所谓的“地鏊子”了。

  烙地瓜煎饼,首先把瓜干面粉倒进一个大盆,加进去适量的水,和均匀,不能留有疙瘩。然后,用一个布袋将面糊装起来,扎紧口,放到一个平坦的大石板上,再在布袋上加一些石块压紧,使面糊中多余的水分从布袋中流出来,流出的水甜甜的暗暗的浑浑的。等水流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糊子从布袋中倒出来了。倒出来的面糊,水分不多也不少,刚好可以把它团成团。妇女們把這成团的面两手捧起,在不热不凉的鏊子上挨着滚上一遍,鏊子上就留下了一层不厚不薄的煎饼。接着,用一个长长的竹皮子捻一捻,使煎饼平滑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