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 集体婚礼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大约有一贯铜钱左右,一年十二贯。

  这十多年时间,苏巧也积攒下五十贯铜钱。

  有了这两三百贯铜钱,回头与夫君商量一番,如果家里也是黄泥堆筑的茅草房,不如拿出几十贯重新修建。

  自家夫君如今是户县男爵的部曲,却不知道月俸几何,够不够养家?以后家要是有了孩子……苏巧坐在马车上,心盘算着这些事情,想到了孩子,不由羞得满脸通红。

  这些宫女,大多与苏巧都是同样的想法,坐在马车,盘算着自己那两三百贯铜钱,应当如何贴补家用。

  正想着心事,马车却停了下来,外面的喧闹声传入了马车之。

  她们知道这应当是到了夫家了,连忙整理一下身上的翠绿喜服,拿起手的羽扇遮面。

  不过当马车的门帘被掀开后,一众宫女都略感惊讶,为何马车停在村打谷场上?

  被自家的夫君牵着,小心从马车上下来后,这群新娘透过手上羽扇看清楚周围环境后,都有些懵。

  为何众人还在一起?难道此时不应当去夫君家拜堂吗?

  牛勇似乎看出身旁苏巧的疑问,便小声解释了一句:“娘子,这是郎君的安排,呃,他说这叫集体婚礼。”

  集体婚礼?牛勇的话让苏巧更摸不着头脑了。

  集体又是何意?户县男这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

  “郎君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成亲拜堂,热闹。”牛勇又补充了一句。

  这倒苏巧愈发迷惑了,成亲还能大家一起?

  大唐自然是没有“集体”这个词出现,什么集体婚礼,也纯属李忘忧的恶趣味又发作了。

  当然,李忘忧也并不是为了瞎胡闹,他也是迫于无奈。

  定周村,一日之内十余位老府兵与牛家兄弟都要成亲,他这户县男自然便成了香饽饽,家家都要请他前去赴宴。

  牛家兄弟因无父无母,还请他做自己婚礼的主婚人。而老府兵,孤家寡人的也不在少数,请他做主婚的同样也不少。

  主婚一词,便是出现在唐朝。

  《唐律疏议·户婚·义绝离之》之有规定,“诸嫁娶违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意思是,违法结婚的,祖父母、父母主婚,只追究主婚人的责任。

  李忘忧虽然年仅十,但他作为户县县男,又是牛家兄弟的主家,定周村又是他的封邑所在,他自然有资格做这主婚人,主持这婚-->>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