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 逐北(十九)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仁恭性子刚严倨傲,从来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或者换句话说,但凡上位世家出身,习惯了一出娘胎就一直处在人生上风。从来是行事果断,百无禁忌。后世所谓此时世家出身人物行事有爽朗有侠气,多半是有这个原因在。

  如杨玄感,虽然父亲杨素因罪死,但家族一直被大业天子优待,但稍觉不平,就掀起反乱,多少世家子弟脑子一热就兴奋相从。蒲山郡公李密,追随杨玄感变乱被擒,一直也被优待,只因为押送军士稍有不恭之意,这位蒲山郡公掉头便跑,干脆投奔瓦岗军,干脆当起了山大王,在关东之地继续与大业天子干到底。

  今天耐着性子,主动上门,屈就刘静这种人物,王仁恭已经是放下太多身段了。

  要知道刘静家世,不过也是八柱国家臣一般,出身太原王家的王仁恭,可是连八柱国都觉得是根基浅薄的暴发户!

  当来到堂前坐下,王仁恭再没有心思和刘静多寒暄,虽然语气仍然是客气,却直截了当的说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唐国公奉天子命镇守北疆,北地诸郡安危,当有唐国公一份责任。今刘武周勾连突厥,大肆招揽郡中凶黠之徒,有大举南侵,吞并全郡,更南下河东,祸乱北地之意。某虽居郡守之位,但德薄力弱,难堪重任,但请唐国公遣军一支,入马邑郡中,以扼刘武周此贼凶焰。”

  王仁恭肃容将这番话说完,居然还向刘静拱了拱手,以示请托之意。

  一直侍立在父亲身边的王仲通,有些屈辱的闭了闭眼睛。最后还是撑住了,只是垂下头来,不想看刘静那副得意的模样。

  刘静脸上却没露出什么喜色,沉吟少顷道:“唐国公坐镇河东,负北疆之任,但拥兵不过三鹰扬府,竭尽家财为国瞻军,也只有二万虎贲之士。关东有事,则要往援关东。雁门残破,随时还要关切雁门局面,天下板荡,支撑不易,马邑之事,只怕唐国公有心无力啊……”

  在一瞬间,刘静就明白了王仁恭的心思。这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形势比人强,虽然安定下来马邑鹰扬府动荡的军心,但这一场大败,也彻底动摇了王仁恭的信心。他必须引入唐国公的势力,来保住马邑半郡的局面,然后再寻其他办法打败刘武周——毕竟刘武周势力,还有其根本的弱点。

  在击败了刘武周之后,到时候再怎样和唐国公翻脸,那就是到时候再说的事情了。现在先生存下来要紧!

  而王仁恭这个必然的选择,也是刘静喜闻乐见的事情。

  刘武周麾下人马,战斗力实在超乎想象,又对唐国公方面不表善意。新招募了一位乐郎君,这个云中城下一见的少年,实在是个天生将才,锐气之盛,数十年来罕见,任何主君得之,都会如获至宝一般!偏生却为这个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