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七章 推新政谋划长远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刘虞,董事长却是赵兴。跟中央和其他各州交涉的事情,名义上由刘镕负责,实际上是赵兴把方向;企业管理和运营由刘虞负责,但董事长赵兴如果觉得总经理政治立场有问题,可以立即进行更换。

  晋国作为拥有一州甚至是数州疆域面积的大国,与大汉朝其他大大小小几十个郡国相比,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晋国之内,所有的政令军令、官吏任用、军力部署统统属于自治,朝廷根本无力干涉。只要不出晋国,只要不打出造反独立的旗号,赵兴想在晋国怎么玩都行,这就是“借尸还魂”计谋带来的巨大政治利益。

  由赵兴直接推动的政治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所有权和适用权的问题。为了避免“打土豪分田地”造成统一全国时的巨大“后遗症”,赵兴计划采取一种渐进式的温和做法,最终实现土地所有权国家化的目标。

  赵兴规定,私人之间土地不可以进行交易,有主之地只能卖给官家,再由官家分配给需要使用土地的农户耕种。即将掌控天下经济走势的赵兴,完全有能力通过大把大把的财富,实现土地的兼并和收购。也就是说,将来整个国家只存在赵兴唯一的一个大地主,其他的地主阶层将会难以生存。

  那么有人就会发问了,赵兴如果将来不给手下的文武大臣分封土地,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如何笼络人心?因为目前赵兴势力的矛盾并不尖锐,所以这个问题目前暂时搁置,赵兴敢这么想、这么做,自然有后续的手段,只要大家记住影响东汉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即可。

  二是税收和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晋国将继续坚持藏富于民,保护私有财产合法化的方针。当然了,财富分布在民间,不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毕竟老百姓的眼光没有那么长远,信奉的是隔夜的黄金不如到手的铜。没关系,即将开张的“并州农工商发展建设金行”,将会有力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是官吏选拔的问题。赵兴对于中国的官吏选拔问题没有过多的研究和思考,但他听人说过“科举制”是中国对于全世界的“第五大发明”,而现代版的科举制就是高考。尽管高考被许多人所弊病,可到了二十一世纪,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大国,仍然无法解决公平公正与择优选拔人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所以高考依然坚挺不已。于是赵兴不遗余力地推行“科举制”,成立考试委员会,具体指导通过考试选拔各行各业人才的方法。

  晋国有个好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属于新兴集团,很多家族目前只是发展之初,而且当初还是处于社会最底层(比如关羽、赵云、徐庶、太史慈),因此对于科举制这种能够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公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