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三章 袁本初坐卧不宁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两万精兵镇守壶关,死活不肯后退半步。赵兴见袁绍如此惧怕自己,也不着急,只是命令卧虎军一个师驻扎在上党百姓战时修筑的土城之上,与张郃隔着两里之地进行对峙。

  袁绍担心赵兴会打过去,赵兴却不惧袁绍打进来。说实话,赵兴巴不得袁绍那天脑子抽筋,命令张郃突袭土筑壶关,正好给自己一个发兵攻打冀州的理由与接口。

  赵兴不急于夺回石筑壶关,是因为他暂时没有出兵冀州的准备,或者说他出兵冀州的路线不是从壶关开始。如今刘岱已经暗示赵兴,晋国的军队可以接到代郡,下一步说不定就能暗示晋国的军队可以穿过幽州南下攻打袁绍。反正刘岱现在已经是装进晋国口袋里的核桃,赵兴那天想吃的时候,轻轻一砸,便能吃进嘴里。

  作为袁绍帐下的谋士,沮授、审配等人看到主公忧心忡忡的情形,心里个个着急,纷纷建言献策。

  沮授建议袁绍不仅要坚守壶关,堵住晋**队从太行山中部进攻冀州的通道,还要想办法收服黑山张燕为己所用,并且在冀州北部集结重兵,防止赵兴从刘岱地盘上借道南下攻打并州。

  审配建议袁绍借鉴晋国的做法,对一些重要的城池进行加固和重筑,特别是尽力挖掘护城河,防止晋国特制的“轰天雷”接近城墙之下,确保将来一旦战端再起时,冀州有险可守,利用深沟坚城阻挡赵兴的进攻。

  荀谌建议袁绍学习晋国的治国之策,走政治改良路线,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尽量将闲置土地进行利用,确保普通百姓的基本利益有所保障,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增强冀州的综合实力。

  辛评提出要尽快派人前往晋国交涉,将被俘的张氏兄弟营救回来,不能让各路将士寒了心,动摇了军队的基础。

  逢纪建议加强同幽州公孙瓒和辽东公孙康两股势力的联络,开辟辽东、辽西至冀州邺城的商路,从东北地区大量购置战马,组建一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作为战时机动力量,用来抵挡晋国骑兵的长驱直入。

  许攸强烈建议袁绍与黄河南岸的曹操势力结成攻守同盟,一旦晋国出兵攻打冀州,请求曹军北上支援,共同对抗赵兴。同时,采取逐步蚕食的办法,对青州平原郡进行攻略,扩大己方的战略纵深。

  已经有些心神不宁的袁绍,听完谋士们的建议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大家的意见比较分散,但基本上都看清楚了冀州目前所处的不利形势,而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果能够落到实处,冀州受晋国压迫的情形将会得到很大缓解。

  于是袁绍根据各位谋士的能力和特长,给大家进行了具体的任务分工:

  袁绍委派辛评前往晋阳会见赵兴,提出交换张氏兄弟以及被俘战士的要求,等候赵兴开出价码,然后慢慢还价。袁绍让辛评带去了一张赵兴产点忽略了的底牌,那就是如今仍然在冀州为官巨鹿太守司马直。

  袁绍委派逢纪北上联络公孙瓒和公孙康,希望能够与这两股盘踞在辽东和辽西地区的势力暗中结成盟友,今后共同防备赵兴的攻伐。

  袁绍委派许攸南渡黄河去见少年时的朋友曹操,期望许攸能够说服兖州与冀州达成攻守同盟,今后袁绍占青州,曹操夺徐州,两家共同做大。

  袁绍任命李植为筑城都尉,专门负责巡视和指导各地城池改建和修筑,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调集大量民夫对冀州境内重要位置的城池进行加固修筑。

  袁绍委任荀谌为冀州别驾从事,全权负责内政改良,革除弊端、举荐官员、兴修水利、开拓农耕、安抚百姓。

  袁绍委任沮授为军师将军,对冀州的军队进行内部整合和调整,对各路将领进行考核任免,奖优罚劣,进一步提高所属部队的战斗力。

  到底是人多好办事,经过袁绍这么一分配工作,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一时之间冀州也呈现出忙忙碌碌地景象。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三七中文]百度搜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