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八章 一路向北建港口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会有战船护航。

  糜家与晋国水师的这笔交易,一开始或许难以获利。但从糜竺的眼光和角度考虑问题,承担郁州山军港的修建任务,其实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郁州军港的建成,岛上一定会有大量的百姓定居,今后专门为军港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这就会带来大量的商机。除了水师,糜家无疑对这座岛屿最有控制权,今后水师官兵在此处补给和休整时,他们的兵饷就会大部分花销到这里,这将是一笔十分长期而且可观的收入。

  另外,修建郁州码头,就像是为糜家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晋国搭起了一座海上专用桥梁,今后一旦天下动荡有事,糜家在东海面临危险时,便可以携带大量的家眷仆人和财富,举家乘坐晋国水师的大型船只离开是非之地,经由北方的泉州码头登陆,最终取道晋国,安然脱险。

  史书中记载,当年糜家投奔刘备时,曾经有上万的门客和下人一起投往刘备,可想糜家的势力多么庞大。如果这样一个家族不是通过海上运输这种低成本、高承载量的方式进行转移,实在难以想象他们如何能够突破曹操和袁绍等势力的围堵,安全抵达路途遥远的晋国。

  辞别了糜竺和陈登,太史慈率领船队向北而行,海上一支持续的东南风为这支船队提供了助力,使得船队航行的速度明显提高,不几日他们便抵达了东莱郡不其县与黔陬县之间的一处很大的海湾(今胶州湾青岛地区)。

  太史慈命令船队转向进入海湾之中,拣就近渔家停靠渔船的码头靠泊,带着一干手下上了岸。根据船上出身东莱一带的水手介绍,此处海湾水深流缓,水底干净无暗礁,比起郁州山岛来,更加适宜修建大型的水军基地,所以太史慈特意登岸勘察,准备与当地官府协商购买一段岸滩,作为今后晋国水师向南扩张的重要港口。

  本就出身东莱郡的太史慈,与当地官府不其县令打交道时十分顺利。一位王姓的县令听说太史慈这位同乡乃是晋国水师提督,身份比起他这位县令而言尊贵许多,加之又是威名赫赫的赵兴手下将军,所以十分热情地接待了前去拜访的太史慈。

  前些时日,从晋国返乡的青州兵中,有不少老家就在不其县内,他们满载而归时曾经轰动一时,就连王县令都得悉此事,所以也就知道如今青州和晋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得知太史慈想要向官府购买一段海滩作为今后水师的停靠之处,这位王县令十分爽快的便答应了下来。整个胶州湾岸线长达上百里,又不是什么风水珍贵的宝地,私下里卖给晋国一截,想必就算州牧孔融知道了,也不会当成什么大事。

  顺利买下了一段海岸线之后,太史慈索性留给这位王县令十万两银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