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二五章 景升托病辨亲疏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根参天大树上的“藤蔓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没了头的苍蝇,一时之间乱哄哄好不热闹。

  刘表育有三子,长子刘琦,为结发之妻所生,今年二十三岁;次子刘琮,为续弦之妻蔡氏蔡瑁的妹妹所生,今年十八岁;幼子刘修,为偏房妾室所生,今年九岁。

  人常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刘表不过养了三个儿子,就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三子之中,长子刘琦性温和、恭良谦让,颇有刘表之仪;次子刘琮善言语、机灵乖巧,深得蔡氏和舅舅蔡瑁的喜爱;幼子刘修喜欢读书,性子孤僻不合群。

  身处襄阳城中的各方在得知刘表“病”于江陵之后,表现各异。

  蔡瑁立即暗中联络蒯越和蒯良两兄弟,希望他们能够主动站出来建议刘表将荆州之事托付给二子刘琮,所谓的“托付”,其实就是让刘琮继承刘表的家业。

  蔡瑁劝说二蒯的理由很直白,但也很有说服力,蔡瑁说:“襄阳蔡氏与蒯氏皆为百年大族,相互之间同气连枝,琮乃吾妹嫡子,若是能主襄阳,岂不美哉!”

  蒯越和蒯良果然被蔡瑁说动,亲自赶赴江陵求见刘表,结果被黄忠挡在了外面。

  一直跟随刘表身侧的“老伙计”傅巽,得知蔡瑁想要废长立幼的事情之后,也不顾可能会跟襄阳本土势力翻脸的后果,亲自前来江陵求见刘表,想要维护大公子的地位,阻拦蒯越他们的行动,暗中支持傅巽的人还有董厥、韩嵩和桓阶等人,这些人都是传统的士人思想,认为由嫡长子继承刘表的家业顺理成章,不容有所违背。

  对于这两方势力的动作和来意,刘表心知肚明,并没有太多的反感,蔡瑁想让自己的亲外甥上位,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几个有士人风骨的文士坚持拥戴长子刘琦的做法也无恶意,好歹这些人想得是如何将他刘表辛辛苦苦赚来的基业传给刘氏后人,比起一些鼓吹向朝廷投怀送抱的人而言,他们算是“有良心”的。

  刘表的幕僚当中有一人名曰廖立,字公渊,为荆楚一带的奇才,有几分本事,也在刘表手下谋着差事,廖立,为人有些自大,属于那种自信心极度膨胀的家伙,动不动就喜欢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

  刘表其实挺不喜欢这个廖立的,因为他那一张臭嘴总是得罪人,搞得大家相互提防,坏了荆州“班子”内部的团结,但廖立此人确实有些才华,所以刘表便让他在州牧府中谋个差事。

  这次听说刘表“病”了之后,廖立竟然不知死活地跳出来鼓吹大家赶紧投靠丞相刘备,说刘备才是贤明之人,有识人用人的本领,跟着他混才有前途,廖立这么说,摆明了就是在忽悠大家向朝廷靠拢嘛。

  出了一个廖立已经够让刘表生气了,竟然还有一个刘巴也在为朝廷大颂赞歌,称赞大将军曹操有气量,能容人之过,公然声称自己准备前往洛阳投效曹操。

  这个刘巴,少时素有才名,刘表多次要提拔他,并举荐为“茂才”,他都推辞不愿出仕,没想到如今好不容来了襄阳,在州牧府中任职之后,刘表也没有亏待于他,刘巴却一心向着北上投靠曹操,你让刘表情何以堪。

  除了这些人跳了出来,其他一些人也在襄阳城内也不安分起来,却让装病的刘表一次性地看清楚了亲疏远近。

  [三七中文手机版]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