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七三章 蹈碧波大军南渡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渡之前,晋国水师早于半年以前便开始探索沿着琉球群岛南下的航线,之所以要先向东绕到琉球群岛那么远的外海之后,再沿着岛链向南航行,就是为了避免大军的行踪被江东沿海的渔民发现,传到东吴众人的耳朵之中。

  赵兴可是知道东吴有几个很厉害的牛人,能够从一丁点的蛛丝马迹中看出真相来,比如说周瑜和鲁肃几个,万一他大费周章搞得这一出奇袭被东吴势力所察觉,岂不是白费了许多的心血和功夫。

  南渡大军先向东一直航行到东胜国,在那里稍事休整之后,船队的航向由正东改为东南,沿着倭奴国九州岛外围的几个岛屿抵达琉球群岛的最北端,然后又沿着琉球岛链一路向西南航行,最终抵达赵兴亲自定名的钓/鱼/岛水域,之后向正西方向航行,先登陆夷洲(台湾岛)进行休整,然后再次--南下,最终从交州合浦郡的徐闻穿越朱崖洲(海南岛),最终抵达交趾郡,从那里登陆上岸。

  从太史慈定下的南渡航线来看,虽然绕到了远海之上,但是海上船队始终可以找到岛标来确定位置,而且许多大型岛屿上面本来就有水源和原始土著居住,即使船队在海上遇险,也可以驶进诸如琉球群岛、夷洲岛、朱崖洲的隐蔽海湾之内暂时躲避台风的袭击。

  绕这么一大段路程,虽然会耗费不少时间,但既可以彻底隐蔽行踪,又能锻炼部队适应海上生活环境,真是一举两得,更为关键的是,这次几乎等于是一次登陆倭奴国本岛的实战演习,只是最终没有上岸而已,等以后解决了益州和中原问题,太史慈就可以驾轻就熟地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去倭奴国收拾卑弥呼女王了。

  海上航行的日子里,无疑是枯燥和乏味的,而且因为风浪的原因,有时候还很辛苦甚至是痛苦,没有晕过船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胃里“翻江倒海”、大脑一片昏昏沉沉的煎熬感受,最重要的是,有时候晕船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不似晕车或者晕机,咬紧牙挺一挺就能过去。

  陆战旅的士兵在海上的反应明显优于青淮军,毕竟人家的名号最前面顶着晋国水师四个大字,那可不是白给的,太史慈在船队出发之前便将海上的困难预料的十分充足,他在征得王路和关平两位主官的同意之后,将水师陆战旅的士兵与青淮军混编起来,使得每一艘坐船上面同时有两军的官兵。

  这样一来,感觉较好的陆战旅士兵便可以在生活中照顾和鼓励青淮军士兵,而且因为年轻人在一起时争强好胜的因素,还能激发青淮军不服输的劲头,在茫茫大海之上,坚韧不屈、永不服输的性格便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风和日丽的时候,将士们爬到上层甲板之上一起看日落月升,看远处海天线上忽然出现的新奇小岛,偶尔发现一些岛上有穿着兽皮树衣的土著出没,他们还会惊喜地嗷嗷大叫。

  风雨袭来的时候,将士们返回各自的住舱,或是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玩扑克牌、打“麻将”,或是相互之间吹嘘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关于平西王和太史提督的逸闻趣事。

  不要惊奇,晋国水师的船上居然还给战士配备了“麻将”这么精致的娱乐工具,这还是赵兴借鉴了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经验做法呢,后世的“三保公公”就经常与将士们一起在航海途中用麻将作为娱乐。

  比起“麻将”而言,随船同行的女性医护兵和心理辅导医生那才叫一个靓点,这玩意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不多见哦,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三七中文手机版]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