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荡平贼寇!_大唐:打入冷宫,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

  【李世民这一手玩得漂亮啊,把朝堂上这些老狐狸耍得团团转。】

  【不过,高句丽必须要灭了!这些棒子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蹬鼻子上脸。】

  【李靖这批老将肯定要去吐蕃,这东线就没大将了啊!】

  【不知薛仁贵现在在哪里?】

  【要是能找到这位做主帅,征服高句丽至少增加两成机会!】

  薛仁贵?

  李世民心中一动,竖起耳朵。

  他可是知道,李佑不显山不露水,事事不出面,天天待在家赋闲。

  手里的事情

  却是没有落下。

  否则,就算李世民再怎么看好李佑,也不敢把这么多事务交给李佑。

  而李佑之所以还能悠哉悠哉,还是因为他高超的用人之道。

  如今李佑特意提到这位薛仁贵,恐怕不是凡子。

  【薛仁贵,字仁贵,河东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

  【薛仁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

  【薛仁贵的戎马生涯,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为后人传颂。】

  【算算时间,现在的薛仁贵应该还只是一个少年郎!】

  【不如找过来好好培养一下,到时候把东征那一堆破事都交给薛仁贵,省得老子烦心!】

  李世民听完,嘴角抽搐,很是无奈。

  但听李佑这么一介绍,这薛仁贵确实是个人才,能担大任!

  李世民向来喜欢搜罗人才。

  因为他在秦王时期就明白,一个人要想成事,必须要有一帮兄弟属下帮衬着。

  单打独斗的,根本玩不转。

  李世民能当上皇帝,也是大势所趋,秦王派系的文官武将太多了。

  他们必须推李世民上位,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

  李世民知道李佑有预知之能,尤其是听到薛仁贵这辉煌的履历,他的内心更加激动了。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而薛仁贵更是在将才之上的帅才!

  这样的人才,李世民以帝王之尊,也不禁打起了歪主意。

  他暗自寻思,不能让太子这么嘚瑟!

  到时候非得使些手段,收为己用。

  此事容后再提,当务之急是对吐蕃战争。

  李世民原先早有规划。

  今日议事之后,有些感悟,稍稍微调一下即可。

  原先他打算兵分两路,如今高句丽之事暂且不发动。

  李世民决定兵分三路,快速出击,速战速决。

  如此一来,方可尽早调兵回来准备高句丽作战。

  在李世民心里,高句丽才是战略重心。

  无论是吐蕃还是突厥,李世民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众将听令!”

  “吐蕃蛮夷,不服王化,擅启边衅,虐我子民,朕乃天下之主,代天巡狩。”

  “朕今日命李靖为中军大元帅,左、右大将军各为李绩、牛进达!”

  “李靖领中军五万从青海进军,李绩、牛进达分别领三万大军从松州、云州进军!”

  “尽起右武卫十万大军,荡平吐蕃贼寇!”

  李靖三人轰然领命,“末将愿为陛下前驱,荡平贼寇!”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