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豆腐_农商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自己的水平,做个得令行事的副手没问题,还能做的很好。

  要是冲锋陷阵的将军,就有点吃力了,怕带不好兵。

  至于邢庆之那种运筹帷幄的帅才,就不用想,这已经不是以水平论的范畴了,更不要提文达青了。

  四十不惑,赵伯符能看清自己。

  比他小七岁的苏亚楠,这时才心服口服,项小虎的决策一点不冤她。

  只说她的逻辑分析能力,就不如赵伯符呢,更别说文达青了。

  据说新春之后,虎旗对农特产专营店项目要进行第三次增资,进军江南和两湖五个准一线,保守计划再开两千家店,只是这一次回购房产的数量会缩减。

  因为,这两千店成功之后,农特产专营店将要全国放开,并以此上市融资。

  这么大的事,她苏亚楠根本操控不了。

  “农业这种事,都是他们老爷们玩的,咱们女生不适合。”

  赵伯符上午飞回京都上班,中午祁红就来了。

  “不过我相信,你这套一定能成功,我很看好。”祁红拿着苏亚楠的运营策划随手翻看着。

  “虎子让我告诉你,再多加个小项目,用豆腐渣加点猪肉和蔬菜炸丸子。”

  苏亚楠边想边记了下来。

  “他很忙,但说了,回京都的时候会去看你。”

  祁红好像刚想起似的,又说道:“对了,记得劳逸结合,放假时候多和朋友聚聚,有些感情常联系,对你的事业也许会有持续的帮助。”

  “好了,刚上班,我这也很忙,就这样,提前祝你马到成功。”

  就几句话,祁红拿着她的运营策划走了。来的快,走的也快,好像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好多。

  苏亚楠没有赵伯符那么老练,她得一点点分析。

  现在她的一块豆腐饮食店,在京都开了十家,如果仅以营收来看,去除各种费用和人员开资,只能算小有盈余。

  但主要原因在前期试错和研发产品,这方面可不只是耽误时间,损耗也非常高。

  现在稳定下来了,十个店一天的利润,差不多能达到五千元。

  这是去掉房租和人员开资两大项支出之后的收入,以目前在小区和地铁口附近,小作坊形式来经营的情况看,一个店五百的收入,已经很高了!

  因为地铁口附近的位置,早晨只能卖豆花,豆腐带一点,主要收入都自来豆浆、煎豆腐和豆干制品。

  小区的豆腐豆浆卖的好,但煎豆腐和豆干就稍逊一些。

  也就是说,目前的经营形式只能做样店,并不是理想位置,也不是理想状态。

  最主要的,现在产品种类还没完善。

  刚开始的计划,苏亚楠想以各种口味的豆饮为主要卖点,比如原味豆浆、豆奶、茶豆浆、甜豆浆、果粒豆浆,主要目标客户就是年轻人。

  至于其他的,不过是为了产品的丰富性烘托豆饮的辅助产品。

  可项小虎不这么看,他说这些还不能立体展示有机大豆的真是品质,缺少了最基础的文化认同,豆腐。

  豆腐才是信任基础的关键,才是产品文化输出的证明。

  当时苏亚楠还跟项小虎强调,比如地铁口附近,你卖豆浆卖豆花,大家都喜欢吃,及时就口,拿着就吃。你卖豆腐怎么吃,可也得有人买呀。

  项小虎没跟苏亚楠辩证,而是告诉她,现有条件下,怎么卖豆腐。

  甜豆腐,就是嫩豆腐浇上糖稀。

  煎豆腐,放盐的、不放盐的。

  还是煎豆腐,麻辣的、五香的。

  但一定别卖臭豆腐,因为你卖的都是一个字:要么是正,要么是真,要么是鲜!

  苏亚楠羞愧不已,找虎旗的厨子拿出十个晚上认认真真边练边学,终于小成。

  再花五个晚上教会员工,拿到市场上一试,卖疯了!

  营业额直接翻了一倍半!

  这个产品卖得好,虽然有食用灵便的原因,但必须承认,用有机大豆油炸出来的有机豆腐,确实香!

  煎好的豆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杯装着,上面有牙签,扎起一块放到嘴里,外焦里嫩,那感觉……

  再多一杯豆浆,这就是一顿饭。

  营养丰盛!

  现在又要推出个油炸豆腐渣丸子,这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